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其他法定信息 >其他信息

  • 11500224745325555K/2023-00164
  • 铜农委〔2023〕138号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其他
  • 铜梁区农业农村委
  • 铜农委〔2023〕138号
  • 2023-08-02
  • 2023-08-02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加强“7·27”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


铜农委〔2023138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加强“7·27”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的

各乡镇(街道)、委属各内设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

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抗灾减损工作保农业丰收的通知》(〔2023-70)精神,针对我区“7·27”暴雨灾害实际情况,为积极做好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抓好洪涝灾后补栽补种

各镇街要继续加强收割机械、仓储设备等装备和社会化服务队伍调配,抢晴抢收已成熟作物,最大限度减轻损失,分类适期补栽补种补栏补苗。当前,可在适宜地区播种短生育期杂粮杂豆。要按照粮食生产损一亩补一亩的工作要求,组织发动群众、调集种源,补改增种再生稻、秋洋芋、秋红薯等粮食作物,大力发展晚秋生产,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因地制宜发展秋季速生叶菜,弥补灾损导致的蔬菜供应缺口。组织各方力量抓紧修复因灾受损的设施蔬菜大棚、果园等,为灾后农业生产快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二、落实落细灾后田间管理措施

当前,正值水稻、玉米、大豆、甘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生育关键时节,各地要引导农户及时清理水沟,疏通水系,尽快恢复作物正常生长;受淹程度不重的作物,及时扶苗洗苗,增强叶片光合效能;旱地作物进行中耕松土,破除板结层,增强土壤透气性;受灾果园适期剪除弱枝,促发新梢。要按照作物生育进程,分区分类指导各地加强肥水管理,实现作物促弱转壮,全力提升单产水平,力争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有力有序落实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将灾后损失降到最低。及时开展养殖池塘、养殖水体消毒,妥善做好死亡水产品无害化处理。

三、持续抓好动植物疫病监测防控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洪涝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警惕稻白叶枯病、稻细菌性条斑病随洪涝灾害传入、侵染及传播,同时抓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纹枯病等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各镇街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病虫害防治,严防病虫灾情扩散蔓延。

四、有序开展农业保险理赔

对于购买了水稻等农业保险的受灾大户和农户,各镇街要落实专人对接保险公司,从接到报案开始,会同保险公司快速核查定损,指导大户和集体投保的农户完善理赔所需资料,重点做好脱贫户和监测户的理赔工作,确保查勘及时、赔付准确,减轻参保农户受灾损失。同时,针对核定损失率时保险公司与农户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各镇街要加强指导和研判,做好宣传解释,避免沟通不到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五、精心组织,落实落细工作措施

区农业农村委成立以区农业农村委一级班子成员为组长,委二级班子为副组长,相关专业技术员为成员的铜梁区“7·27”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指导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分片指导各镇街开展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农技中心要加强大田作物、蔬菜及经果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水产站要开展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工作;行政审批科要精心抓好稻飞虱、稻瘟病等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监测及防控;农经站要督促指导加快农业保险理赔进度;农业综合建设科要加强灾后高标准农田修复工作;农机站要指导开展水稻的抢晴抢收,最大限度减轻损失;委属所有各内设机构、事业单位(含以上未罗列科、站、中心、支队等)要做好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支持工作,加强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各镇街也要建立工作专班,集合工作力量,做好农业生产安全防范,抓好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

附件:1. 铜梁区“7·27”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指导工作组

      2.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指导表

      3.铜梁区农作物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4.铜梁区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82日       


附件1

铜梁区“7·27”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指导工作组

组号

组长

成 员

负责区域

备注

1

张焕兵

蔡家军袁永革

巴川、东城、蒲吕、二坪、水口

1.每组副组长由二级班子成员担任,具体由每组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2.每组副组长为该组联络人员,负责联系组长,落实指导组车辆,安排到镇街时间、路线,安排收集此次指导工作相关资料等。

3.安排的工作组成员若不能按时参加指导工作,由所在科室负责人调剂安排其他人员参加。

2

赵光友

孙贤英、李

南城、土桥、庆隆、双山、小林

3

熊小莉

黄文勇、陈

旧县、福果、平滩、侣俸、少云、白羊

4

杨晓林

曾希凤、曾仁甫

石鱼、虎峰、大庙、太平、安居、高楼、维新

5

罗佳洁

吴思华、文

华兴、安溪、围龙、永嘉、西河


附件2

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指导表

XX镇街

查看事项

总体情况

存在问题

工作措施

粮油生产情况

蔬菜、经果生产情况

水产情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

基本情况

填报人:                                    填报日期:                          

附件3

铜梁区农作物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粮食生产

(一)水稻受洪涝灾后的补救措施

目前水稻大多数处于灌浆成熟期,少部分处于拔节抽穗期。对灌浆成熟期的水稻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排水工作,以备机收;拔节抽穗期的水稻抗涝能力差,如洪水没顶会造成穗空壳多、结实率低,没顶1天以上,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如管理措施得当,可减少损失,主要补救技术措施:

迅速排水。水稻受淹后要尽快使稻株露出水面,减少受淹时间和程度。洪灾过后,阴雨天可一次排水露田,而晴热天则应逐次排水,防止稻株因生理失水而枯萎死亡。排水后正值高温季节,稻田要保持湿润或浅水层,以防稻株失水青枯。

洗叶护苗。水稻受淹后要尽快用清水冲洗去除污泥,可采取边排水边洗叶,同时清除田间枯枝烂叶等杂物,以利稻株保持正常的光合作用;对倒伏的稻株要扶正,提高上部功能叶光合能力。

看苗施肥。水稻受淹后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减弱,易导致茎叶枯黄,因此要根据水稻受淹时间、程度和稻株长势等情况进行追肥。如处于抽穗扬花期可亩用尿素1-1.5公斤、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使稻株尽早恢复生长。

防病灭虫。水稻受淹后,自身抗性减弱,加上病源菌随洪水传播,病害容易蔓延,重点要做好稻瘟病和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控。

蓄留洪水再生稻。对被洪水淹没时间较长的水稻,扬花结实率低的稻田可将上部割去,利用稻株能长出新腋芽的特性,蓄留再生稻,稻桩保留25—35厘米,然后根据苗情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510公斤/亩,后期根外喷施磷钾肥1—2次,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二)玉米受洪涝灾后的补救措施

目前玉米大多数处于成熟期,少数未成熟。对已成熟的玉米要及时收获;未成熟的玉米地受涝后会出现倒伏、玉米籽粒变质等现象,应加强田间管理减少产量损失:

清沟排水。玉米既怕干旱又不耐渍,长时间渍水不仅会导致烂根、烂叶还会引发病害。应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渍水,促进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

中耕除草,及时扶苗。雨水较多会造成杂草旺长,退水后地面泛白时应抓紧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对水泡、倒伏的玉米,结合中耕培土扶正,并洗去叶面泥土。

防治病虫害。田间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玉米茎腐病、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病虫害,应在植保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其它粮油作物受洪涝灾后的补救措施

一是中耕培土,清沟排水,及时扶苗;二是看苗追施速效肥,后期补施磷钾肥;三是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对受灾特别严重,造成绝收的田块,要尽快补种改种。一是改种红苕;二是改种黄豆;三是补种夏秋玉米;四是可以改种蔬菜等经济作物。

二、蔬菜生产

及时浇水。暴雨过后,对受淹的蔬菜及时浇水,把粘附在茎叶上的泥沙冲洗干净,使蔬菜保持正常生理状态,防止热雨影响根系和叶片的生长。

及时整理植株。大风造成蔬菜植株倒伏,必须抢时扶正,并适当培土护根,使蔬菜得以正常生长。

及时喷施叶面肥。暴雨袭击后,蔬菜根系活动弱,吸水吸肥能力均差,应及时喷施叶面肥。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和尿素溶液混合喷施叶面,增强吸肥能力,以便迅速恢复生机。

及时中耕松土和防治病害。排除渍水后,应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生长,并及时地施用药剂防止病菌侵染,避免造成病害暴发。

三、经果生产

果树被水淹后,因土壤中水分大、空气流通不畅而缺氧,使果树根系呼吸停滞,轻者出现早期落叶,细根腐烂,树冠枯顶和树皮变黑等现象;重者全株死亡。因此,对水淹的果树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树势恢复。

排除积水。在果树行间,距树干1.52m的地方,挖深6070cm、宽2530cm的长条沟,使水渗入沟内,及时排除果园积水,这个对猕猴桃和桃特别有效。对发生了水土流失、被冲倒的果树进行扶正、培土、夯实加固,必要时可设立支柱。

中耕松土和药剂灌蔸。清除树盘的压沙淤泥,将根颈和粗根部分的土壤扒开晾根。也可用翻土晾晒的办法,即在距树干11.5 m 的地方,用铁锹将土翻过来进行晾晒,以加速土壤水分散发,加强通气,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恢复根系发育,促进根系生长。可在树冠下挖放射状沟,用药剂灌兜消毒杀菌,预防根部病害。常用药剂有生石灰、硫酸铜、多菌灵等,石灰用量按100-200公斤/亩撒施,硫酸铜可用100倍液、50%多菌灵可用500倍液进行防治。

增施肥料。果树受淹后引起土壤养分的严重损失,削弱树势,应及时补肥壮树。结合翻地,可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磷钾肥或复合肥用量为0.5-1.0kg/株,发酵有机肥可以加大用量)。也可进行叶面追肥,选用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进行叶面喷雾。对有缺素症的果树,要及时喷施微肥。

适当疏果和合理修剪。对受灾重、洪水浸泡时间长的树,由于部分根系窒息死亡,树势衰弱,应加强土壤管理,减少果量,使之迅速恢复树势。同时剪除内膛徒长枝、直立枝、过密枝、病虫枝和外围头上的竞争枝,回缩或疏剪过密无果的枝组或辅养枝,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促使花芽形成,提高果品质量。

加强管理。对树干皮层局部受害的果树,用凡士林加杀菌剂涂抹,可以防止伤口继续扩大。果树被淹后,土壤和空气的湿度偏高,给多种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要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有效地防治,可喷 23 次保树、保叶和保果的药剂,以防止病虫害流行。

附件4

铜梁区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727日至28日,我区降水以暴雨到大暴雨为主,大部分镇街为特大暴雨。各条河流出现不同水位上涨,淮远河、小安溪水位超警戒水位。全区水产养殖池塘淹没、池坎垮塌,网箱网栏、防逃设施和渔业生产机械等造成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养鱼稻田垮塌、水产品逃逸。为尽量减少养殖经济损失,加快恢复养殖正常生产,防止疫病暴发,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一、及时修复水毁设施

水位回落后,确保生产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修被毁的道路、电力系统、渔业机械和房屋等基础设施,将进出水闸、防洪渠道的淤泥杂物清理干净,确保畅通无阻,将池塘四周的杂草清除,防止腐烂污染水体,为灾后复产养殖创造条件。加固塘口堤坝、养殖池埂,以防洪灾的再次发生。一时无法抢修的,建议用网具对溃口进行临时拦阻,待洪水退后再行修复。对暂时无法修复的养殖设施,可视情况及时将养殖产品转池或捕捞上市,把损失降到最小。稻田综合种养及时修复垮塌田坎,鱼沟、鱼凼等养鱼田间设施,安装防逃设施。

要通过天气预报等方式,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做好防止洪涝灾害准备工作,可通过调节池塘水位、配备充足的排水设备等措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筑高池塘坝堤,必要时可加装池埂拦网,防止强降水引发的逃鱼以及不同养殖品种和规格的串塘。特别是对于养殖鲈鱼和对虾等肉食性水生动物的池塘,如果不同规格混在一起,易造成互相残杀。

二、开展水质调节修复养殖环境

加强增氧,有增氧机要坚持晴天中午2-3小时增氧,夜间至日出后1小时不间断开机;没有增氧机需要投放增氧剂或投放增氧型底改药剂。调节pH值、透明度。雨后池水比较混浊,泥沙含量较大,pH值偏低,每亩使用生石灰5-10千克,或吸附作用强的水质改良剂,达到净化水质、提高透明度、提高pH值的目的。维持良好藻相和菌相。暴雨会造成浮游生物大量死亡,致病菌滋生。雨后,池塘消毒后3天,使用EM菌或芽孢杆菌全池泼洒,同时每亩生物肥料2.5-5.0千克,有条件可加入商品藻种,培育良好藻相和菌相。并注意根据养殖情况开启增氧设施。

三、补放水产苗种恢复养殖生产

摸清存量。及时开展灾后渔业摸底调查工作,科学评估养殖水域内现存水产动物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饲养工作。一般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根据洪灾前后水产动物对草料、配合饲料摄食量进行对比测算,也可按草食性鱼类日食草料占体重20%-30%、吃食性鱼类日食配合饲料占体重3%-5%进行粗略估算。

补放苗种。补放品种可根据养殖习惯、苗种存量、搭配模式和养殖周期灵活选择。剩余比例高于50%的水域,可按精养模式,适当补放鲫、鲢、鳙、草鱼夏花等,鲫鱼每亩不超过100尾,规格4-5厘米;鲢、鳙、草鱼每亩放200-300尾,规格8-10厘米,并加强管理,达到年底出售成鱼的目的。剩余比例低于50%的水域,应考虑并塘(库、田、网箱),腾出的水库、池塘、稻田、网箱重新投放四大家鱼夏花苗种,规格8-10厘米,每亩放养量控制在1000-1500尾,并安排好生产茬口至翌年5-6月份水产品价高时上市,或选择生长快、效益好的品种。对于塘埂溃决、水产动物全部逃逸的水域,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彻底清塘后,投放四大家鱼夏花鱼种,每亩放1000-1500尾,培育冬片或翌年成品。稻渔综合种养等稻谷收获后蓄水投放虾苗,鱼苗。

加强投饵管理。灾后水质变瘦,天然饵料生物量减少,难以保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要选用新鲜、适口的配合饲料,适当加大饲料投喂比例,并坚持投饵四定、四看、一检查(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色、看吃食、看活动,检查残饵量)。在满足鱼类营养需求、保证鱼类正常生长的同时,投饵不宜过量,以免剩饵污染水体,引起鱼病发生。投饵量应以摄食情况及池鱼总量而定,一般以摄食后2小时略有剩余为宜。投喂青饲料时,要用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投喂精饲料时,可添加复合维生素、免疫增强剂、大蒜素等,改善鱼类消化能力,增强鱼体抗应激能力和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也可在饲料中添加磺胺二甲基嘧啶、氧氟沙星、氟哌酸等抗菌药物,防止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鳃霉病的发生。

暴雨后要适时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等,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等,以改良池塘水质和池塘底部的生态环境。但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必须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

四、加强疫病监测防治病害发生

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继续做好大宗养殖品种的常规性、多发性疫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切实加强疫病防治的培训和指导。各镇街要加强受灾地区突发性、暴发性疫病的监测工作,及时处置突发水生动物疫情,按要求逐级上报,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防控、早处理。养殖业主做好因灾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及时打捞病鱼、死鱼、伤鱼和养殖水体中的其他杂物,无法利用的要采取填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并对打捞工具、器皿和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滋生和传播。业主要坚持早晚巡塘,及时掌握鱼情,对发病鱼群及时诊疗,并采取积极预防的方式,在水产饲料中拌喂维生素C等免疫刺激剂,每天一次,连续57天,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三黄粉、免疫多糖、干姜粉、消食鱼虫清等,增强水产动物体质,提高抗病力,迅速恢复生长。

文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小龙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便民地图 数字人播报 数智大脑 元宇宙会客厅
×
X

您即将访问非政府网站链接,是否继续?

X

您即将访问非政府网站链接,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