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铜农委函〔2024〕55号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第62号建议的复函
龙海波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第62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函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效突出,农民幸福感不断增强。一是高位推动,健全机制。坚持“一把手”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责抓部署、抓调度。印发《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活动方案》《五清理一活动实施方案》等专项实施方案,全域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五清理一活动”。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把责任明确到户、落实到人,建立督导检查和考核机制,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二是推行重点整治,乡村颜值更靓丽。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通过“转观念、转角色、转方式”,突出重点抓改厕,精准施策惠民生。2021年接管农村厕改工作以来,累计投入区级资金2663万元,计划完成户厕改造7680户,新建农村公厕28座。严格落执行“首厕过关制”,农村户厕改造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按照“愿改则改、能改则改、宜改则改”原则,将农村户厕改造纳入区级重点民生实事,全区累计改造卫生厕所13.6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85%。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动之以情,晓知以理,给之以利,绳之以法”的工作方式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坚持多措并举,注重统筹推进,按照“户分类、村组收集、镇街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治理模式,配备垃圾箱体、垃圾分类桶、垃圾运输车,配置农村垃圾治理专兼职管理员、清扫收集人、垃圾转运人、垃圾分类指导员等,实现收运处置体系自然村组有效覆盖率100%,有效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围绕农村污水治理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农村人口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补短板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撤并场镇、农民新村、居民聚居点、散居居民四个层级,因地制宜选择MBR、人工湿地、三格式处理池、改厕四种方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对全区28镇街排查整治的33个农村黑臭水体任务清单的动态管理,建立农村黑臭水体台账,有序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区农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60座,其中48座为有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2座为人工湿地,镇级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7.9%。常态化提升村容村貌。完成《铜梁区乡村美丽庭院导则》《铜梁区新建农房施工技术导则》《铜梁区新建农房设计导则》等农房建设示范图集,引导农村群众建房向注重安全转变、向注重完善功能转变,提升居住环境。常态化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集中力量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粪污、农业生产废弃物、沟渠塘堰、危旧房和庭院等6个方面的“脏乱差”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以清理“蓝棚顶”、无人居住的废旧房、房前屋后的杂物堆、田间地头的废弃物、管线“蜘蛛网”、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五清理一活动”。实施村庄亮化工程,在人口聚集和活动频繁区域安装路灯,实施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每年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实施农村“四旁”植树,创建市级绿色示范村达66个;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累计创建市级美丽宜居村庄66个,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3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5个,市级卫生村35个,市级卫镇13个镇。三是激活动能推“积分”,发动群众全覆盖。深化乡村治理“积分制”。推行“1234积分制”工作法,完善制定包括人居环境、乡风文明、乡村事务、示范带动4类,共40项正向积分、11项负向积分的积分制评比标准,搭建“龙乡智治服务”数字积分管理平台,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线上评分、积分和兑分,全域推广运用乡村治理“数字积分”,不断提高积分的精准性、便捷性,激发群众参与全覆盖。用积分“兑”出了人居环境新面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广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学深学透、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区委书记等区级领导亲自带队,组织部分镇街、相关部门、和美乡村建设企业等相关负责人多次赴浙江省考察学习,学习绍兴市晋生村发挥村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以垃圾、污水、厕所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为抓手,实现人居环境大变样;以农房改造、管线序化、道路提升和美乡村三大行动为重点,实现村庄面貌大提升;以发展数字农业、塑造谢晋故里乡村IP为亮点,实现文旅融合大发展。绍兴市诸暨市枫源村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枫源村探索“枫桥经验”与“千万工程”深度融合,迭代升级“三上三下三公开”民主决策机制,大力培育村级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打造移风易俗、关爱基金、“五福”爱心食堂等示范场景,率先建成全国村级社会治理中心示范。杭州市萧山区横一村围绕“萧山•未来大地”品牌,将城乡共融发展作为乡村打造的方向指引,打出“稻子”“柿子”“院子”三大美丽经济金名片等先进经验。我区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打造示范点、示范片,引领全域环境提升。建成的西郊示范片、安居示范片、淮远示范片成效明显,成为市级典范,并赢得全国各地纷纷前来考察学习。以此为引领,我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挥优势、担当作为,努力打造铜梁北部、中部、南部三条巴渝和美乡村示范线路,带动全区乡村振兴全面提质增效,重点提升侣俸巴岳农庄、围龙巴岳农庄、东城辣媳妇食品加工厂、二坪三房粮油示范基地、太平牧堂纯、南城喜来村6个重点点位,成为全市食品加工、粮油生产、农业科技、农业改革、设施蔬菜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的先进示范点,绘就巴渝和美乡村铜梁画卷。
此复函已经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周伟峰审定,由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张焕兵签发。对此答复函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评价反馈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6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陈美蓉;联系电话:45695033;邮政编码:40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