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铜农委函〔2024〕90号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第67号建议的复函
周龙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规划农村撂荒地整治地块的建议》(第67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函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耕地撂荒及“非粮化”成因复杂,与当地地形、交通等地理条件相关,既有经济发展政策及耕地划定调整变化的原因,也有群众居住地发生改变导致耕种成本上升等原因。经调查和镇街反映,发现耕地撂荒直接原因主要有:一是粮食产品相对价格不高,种植效益不明显,农户种植意愿不强;二是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出台之前,为促进经济发展,部分地块为了提高收益种植了经果林,导致耕地“非粮化”;三是部份基本农田现状种植成本高。现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部分处在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耕作层灭失、林中飞地道路无法通达等不适宜耕作区域。
2023年-2024年我区按照市级、区级工作安排,开展撂荒耕地核查整治工作2次,具体为:2023年市农业农村委交办的疑似撂荒耕地整治任务、2023年11月农业农村部下发我区疑似撂荒耕地图斑核查任务。
2023年市农业农村委交办的疑似撂荒耕地图斑面积2.75万亩。经核查,实际撂荒耕地14208.57亩,其中可复耕复种1735.57亩(其中纳入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709.9亩),2023年7月底,扣除纳入土地整治类项目后全面完成复耕复种。
2023年11月农业农村部下发我区疑似撂荒耕地图斑1.48万个,面积5.93万亩。经现场核实,其中:未撂荒1.6万亩、无法复耕复种3.58万亩、具备复耕复种条件0.75万亩。目前,正在推进具备复耕复种条件地块的复耕复种治理工作。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部署。成立耕地保护工作专班,组织召开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治处置会商会、“非粮化”问题处置及撂荒耕地核查整治工作推进会等会议6次,印发《铜梁区加强耕地撂荒核查利用工作方案》,进一步分解细化耕地“非粮化”和撂荒排查整治工作任务,抽调各部门精干人员组成联合指导组,督促指导各镇街推进耕地“非粮化”处置工作。
(二)健全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建立撂荒耕地核查整治机制的通知》(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专办发〔2023〕2号),有效落实撂荒耕地核查整治四项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增量控制,建立源头预防机制。把好新引进项目准入关,抓好综合评估,从源头上防止土地流转后,因经营不善导致的耕地撂荒现象。二是强化日常巡查,建立动态发现机制。各镇街落实村、社排查职责,以社为单位,建立撂荒耕地村社网格力量,对辖区一年以上未耕种的撂荒耕地进行“常态化”“地毯式”“拉网式”“全域式”摸排登记,不断理清撂荒面积、土地所属关系、地块位置、有无劳力复耕等情况,建立健全撂荒耕地动态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强化分类施策,建立系统处置机制。对排查出的撂荒耕地因地制宜,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分期、分批、分类推进复耕复种,要综合运用“合作社流转、大户承包、业主流转带种、致富能人带种、村集体耕种、社会化服务或亲友代种托管、农户自耕自种”等模式复耕复种撂荒耕地,确保逐步整改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四是强化长效监管,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强化考核督促,将撂荒耕地整治工作情况纳入镇(街)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考核指标单项,对耕地撂荒整治利用工作实行过程检查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和完成比例。
(三)全面摸清底数。根据上级工作安排,依托农事直通APP和重庆国土调查云下发任务,定期收集各镇街撂荒耕地核查利用工作情况,掌握全区工作进度,并建立上报制度和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镇街核查进度。各镇街、村社落实专人、定向指导,深入田间地块对疑似撂荒土地图斑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摸排,逐一登记造册,摸清底数,建立排查台账,为整治打牢基础。
(四)强化分类指导。结合市级关于复耕复种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对无人耕种的,通过土地托管、代种代耕等措施保证地有人种;对地不好种的,通过水利设施建设、地块归并整理、地力培肥等措施,改善耕作条件,尽快恢复生产;对确实不宜耕种的,及时反馈规划自然资源部门采取各种方式调出耕地范围;对于可复耕复种地块,抓紧春耕春播关键时节,结合春季农业生产,印发《关于加强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成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组4个,对各镇街开展指导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强化示范带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撂荒耕地复种,鼓励走多种产业综合经营的路子,将农民的种植风险降到最低,提高和稳定土地的收益。
(五)培育种粮主体。2023年已完成3批2023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支持26个合作社、21个家庭农场生产设施条件改善。以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项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广优质水稻规范化栽植、优质水稻直播、中稻+再生稻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应用高含油优质油菜品种,已安排90万元用于水稻种子补助、142.5万元用于水稻配方肥补助、16.2万元用于再生稻示范片补助、已花费10.4万元用于采购油菜种子、已安排128万元开展配方肥补贴,已计划资金70万元用于采购杀虫灯350盏(套)。通过扎实的惠农项目,全力支持种粮主体发展。
(六)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印发《铜梁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九条措施》,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整治盘活撂荒耕地种植粮食或油料,种植面积达5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贴500元。二是会同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制定2023年“成林成园”整治补贴方案,落实“非粮化”整改补贴,验收合格后按照不同类别补助标准进行资金补助。三是严格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种粮激励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加大农业保险推广力度。2023年全区主要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承保面积为19.71万亩,保险覆盖率为34%。其中农业保险理赔涉及农户1.29万户、面积2.03万亩,赔付金额822.28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农户利益。
(七)加强政策宣传。已召开“非粮化”政策宣传培训会4次、土地流转相关业务培训会2次、制作《耕地“非粮化”政策明白纸》等宣传资料1000册,宣传栏滚动播放“非粮化”宣传语,结合现场检查、入户指导等工作,扎实开展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法守法意识。
此复函已经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周伟峰审定,由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张焕兵签发。对此答复函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评价反馈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6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罗灏然;联系电话:17723030322;邮政编码:40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