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其他法定信息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 11500224009334533W/2023-00041
  • 铜水发〔2023〕93号
  • 水利、水务;气象、水文、测绘、地震
  • 其他公文
  • 铜梁区水利局
  • 有效
  • 2023-04-23
  • 2023-04-23

重庆市铜梁区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铜水发〔202393

重庆市铜梁区水利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重庆市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重庆市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重庆市铜梁区水利局   

2023年4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重庆市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20234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起的洪水灾害,以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来势猛等特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居民财产损失。受暴雨频发、地质地貌及城镇分布等因素影响,铜梁区受山洪灾害威胁区域点多、面广。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保障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要求,结合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现状,特编制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月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7月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

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年发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611月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月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月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8月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194月修订);

10)《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20111月修订))。

11)《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200810月修订);

1.2.2相关规划及文件

1)《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06年);

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6年);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

4)《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

5)《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识别系统制作规范的通知》(渝水防〔20211号);

6)《重庆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预案》(渝水防〔202225号);

7)《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8)《重庆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5);

9)《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监测预警系统规划》(2009);

10)《重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2022

1.2.3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1)《省、地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要求》(2012年);

2)《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技术要求》(2013年);

3)《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SL767-2018);

4)《山洪灾害调查技术要求》(2014年);

5)《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2014年);

6)《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案》(2014年);

7)《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任务及流程》(2014年);

8)《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指南》(2015年);

9)《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指南》(2015年);

10)《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5年);

11)《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SL666-2014);

1.2.4主要参考资料及文件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21-2023年)》;

2)《重庆市2022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

3)《重庆市铜梁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铜府办〔2017142号);

4)《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铜梁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暂行)的通知》(铜府办〔202114号);

5)《2021年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228日);

6)《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铜梁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铜府办发〔20238号)。

1.3编制原则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汛抗洪抢险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目标。在山洪灾害防御实践中,水行政主管部门需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原则,科学处置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要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坚持依法防汛抗洪、科学调度指挥、部门协作配合、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最大程度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1.4编制单位和审批权限

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区水利局负责组织编制,由铜梁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镇(街)、村(社区)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镇人民政府组织修编、审批,并报铜梁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区水利局备案。铜梁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水利局负责上述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形成预案体系。

1.5修订要求

预案应根据铜梁区内山洪灾害灾情、防灾设施、社会经济和防汛指挥机构等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宜不少于5年修订一次,并按原报批程序报批。

1.6预案内容

预案编制内容反映辖区内自然和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合理确定危险区和安全区;明确区、镇(街)、村(社区)三级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充分利用已有监测、通信设施、设备,制定实时监测及通信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

二、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

铜梁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05°46′22″106°16′40″与北纬29°31′10″30°05′55″之间。东北毗连合川,东南邻壁山,南接永川,西南接大足,西北紧靠潼南。全境南北长62km,东西宽48km,幅员面积1340.47km2

2.1.1 地貌地质

铜梁区地处渝西丘陵与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地貌多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部有毓青山和巴岳山东西对峙,境内最高点海拔885m(燃灯寺),最低点海拔185m(旧县永清村张渡口)。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介于盆中旋转构造带与盆东弧形构造带之间的过渡带,华蓥山隐伏断裂带纵向穿越区境中部,将区境地质构造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川东平行褶皱带,西部为川中台向斜褶皱带。全区出露地层除白垩系、第三系外,从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到第四系新、老冲积物均有分布,以侏罗系砂页岩分布广泛,占全区幅员面积的87.1%,三叠系地层占12%,其余为零星分布的第四系。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Ⅰ1扬子准地台、Ⅱ1重庆台坳、Ⅲ1重庆陷褶束、Ⅳ2华蓥山穹褶束。该褶皱带印支运动形成在华蓥山隆起的基础上,燕山期仍受东南和西部两侧板块夹持,产生顺时针的水平扭压条件下开始褶皱,喜山期定型成北北东向并向西南撒开,南部转向近南北向,北部转为近东西向的“S”型隔档式褶皱带。其主要特征为:背斜细长高峻,轴部纵向断裂发育;向斜构造宽缓,常有次一级的鼻状构造伴生;背斜褶皱紧密,向斜宽阔,相互平行有序排列组成典型隔档式梳状褶皱构造带。地表物质除华蓥山复式背斜及个别背斜高点出露古生代地层外均为中生代地层。地质构造控制着地貌形态和展布。长江以北地区背斜发育成高峻山岭,向斜则为低缓丘陵或平坝,井然有序的地貌组合景观,成为我国典型的平行岭谷区;江南地区地形倒置,向斜山海拔一般高于背斜山地。

区域内主要断裂有华蓥山基底断裂、沥鼻峡背斜、蒲吕场向斜。其中华蓥山基底断裂规模大,切割深,总体呈北东向延伸,北起万源以南,经合川东南,南至宜宾以远,全长600km。断层走向20°40°,倾向南东,倾角大于45°,断距最大可达2000m

2.1.2 水系概况

铜梁区内主要有一江两溪三河,即涪江、琼江(又名大安溪)、小安溪、平滩河、久远河、淮远河六条主要河流及192条大小支流溪沟,分属涪江流域,总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流域,流域面积1340km2,水资源总量194.12亿m3,水能蕴藏量6.9KW。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流共15条,分别为涪江、琼江、滑滩子河、白羊河、平滩河、淮远河、茨巴河、久远河、侣俸河、小安溪、板桥河、穆家河、巴川河、璧北河、建梁桥河;流域面积50km2以下的共计183条。

其中区内流域最广为涪江,涪江于铜梁区高楼镇晒金石入境,流经高楼、安居二镇,于安居镇杨寿村出区境流入合川区内。主河道全长668km,全流域面积35881km2,多年平均流量为572m3/s。区内全长23km,多年平均流量57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80亿m3,区内流域面积1303km2

琼江(大安溪)在铜梁区维新镇青滩入境,流经维新、中和、少云、安居四镇乡,于安居镇泉溪口汇入涪江。全河长240km,全流域面积4311km2,多年平均流量43.4m3/s,径流量7.5亿m3。区内河长33.7km,流域面积379km2,河道平均比降约0.58‰

区内河长最长为小安溪,小安溪于铜梁区永嘉镇竹海村黄楝桥入境,流经永嘉、安溪、华兴、大庙、虎峰、庆隆、蒲吕、旧县、二坪等9个镇街,于旧县街道永清村的张家渡口出境流入合川区。全流域面积1671km2,主河道长166km,多年平均流量16.5m3/s,径流量5.20亿m3,天然落差146m,可利用落差79.1m,水能理论蕴藏量7600kW。区内流域面积781km2,河长88.3km,径流量3.02亿m3,可利用水头74.2m,可开发水能6667kW

淮远河(又名堰渡河)于铜梁区土桥镇石岭坳二道桥入境,流经土桥、巴川、东城、旧县四镇街,于旧县街道合滩寺汇入小安溪。主河道长75km,全流域面积531.3km2,天然落差94m,可利用落差20m,水能理论蕴藏量2064kW,可开发410kW,多年平均流量5.85m3/s,径流量1.84亿m3。区内河长34.2km,流域面积138.4km2

平滩河于铜梁区小林镇红旗村入境,流经小林镇、平滩镇,在平滩镇香水村吴家桥入潼南县境。主河道长61.3km,流域面积546.1km2,境内比降1.42‰,天然落差98m,多年平均流量6.2m3/s,径流量1.33亿m3,理论水能蕴藏量1557kW。区境河长24.7km,流域面积258km2,多年平均流量4.22m3/s,径流量1.33亿m3

以上五条河流均属跨区界河流。

久远河系小安溪主支流,发源于福果镇团实村大垭口经石鱼镇,于虎峰镇久远村双河口汇入小安溪,属区内河流,主河道长19km,年均流量1.17m3/s,多年平均径流量0.37亿m3,全流域面积98.2km2,区内流域面积98.2km2,占流域面积的100%

区内其他重要河流还有:

白羊河(羊寿溪)源于东城街道新兴洞沟岩,经水口镇、白羊镇、安居镇(波仑),于安居镇杨寿村朱家坝羊寿桥下游注入涪江。河长30.3km,多年平均流量1.28m3/s,多年平均径流量0.34亿m3,流域面积95.4km2

侣俸河(小澄溪)发源于侣俸镇新学村六赢山下的红旗水库,于堰坪村双河口出境流经潼南区青云场,汇入平滩河。河长26km。多年平均流量为1.0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0.33亿m3,流域面积95.8km2

巴川河为淮远河支流,发源于巴川街道大雁村小湾,流经巴川街道、东城街道,于巴川街道金龙社区银家沱汇入淮远河。河长13.5km,多年平均流量0.67m3/s,多年平均径流量0.21亿m3,流域面积56.6km2

穆家河发源于铜梁区围龙镇龙湖村杨家垭口拴牛山坪塘,流经围龙镇、永嘉镇、安溪镇,与于安溪镇安康村安溪大桥汇入小安溪。河长17.9km,多年平均流量0.73m3/s,多年平均径流量0.23亿m3,流域面积64.8km2

2.1.3 水文气象

铜梁区属四川盆周山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季回温早,但常受寒潮影响出现倒春寒,初夏雨量丰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无严寒,云雾较多。据铜梁区气象站1960年~2007年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1068.8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分配多集中在59月,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降雨量1487.1mm1968年),最少年降雨量680.8mm2006年)。多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低气温-2.5℃19751215日),极端最高气温44.1℃2006819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3%,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88.3h,多年平均无霜期328d,多年平均蒸发量1052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8.95m/s,瞬时最大风速15m/s,最多风向为NW

2.2社会经济

2.2.1 行政区划

铜梁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处于渝西经济走廊中心,与永川、大足、璧山、合川、潼南等区县接壤。全区辖5个街道、23个镇,即:巴川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旧县街道、蒲吕街道、土桥镇、二坪镇、水口镇、安居镇、白羊镇、平滩镇、虎峰镇、福果镇、石鱼镇、少云镇、高楼镇、维新镇、大庙镇、围龙镇、华兴镇、永嘉镇、西河镇、安溪镇、侣俸镇、太平镇、双山镇、小林镇、庆隆镇,区政府驻巴川街道,全区幅员面积1343km2

2.2.2 社会经济

铜梁区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4.5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94亿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2.78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7.79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1:54.3:36.6

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8.1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农业增加值65.40亿元,增长10.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90万亩,增长0.6%;粮食产量35.50万吨,增长1.2%。蔬菜种植面积36.10万亩,增长3.6%;蔬菜产量77.30万吨,增长4.5%。生猪出栏47.09万头,增长32.2%;家禽出栏1808.77万只,增长4.4%。水产品产量3.95万吨,增长4.1%

全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44.4%,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14.2%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33元,比上年增长8.8%。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178元,增长7.8%。城乡居民收入比1.97:1,比上年缩小0.04个百分点。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33.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31.9%,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36.5%

2.3山洪灾害概况

2.3.1 山洪灾害成因

造成铜梁区山洪灾害的因素主要有:

1)地质地貌。铜梁区内地质构造华蓥山断裂穿插区域中部,造成断裂以东,平行岭谷区,东、西两山平行穿越,背斜为山,山高坡陡,共五条背斜,即:沥鼻峡、巴岳山、大石桥、新店子、云雾场背斜。背斜之间有大庙、弥陀场、大石堡三条向斜,形如三条大槽。平行岭谷区在区域东半部分,山岭槽谷交叉分布,极易汇流、具备洪水陡涨陡落的地形条件,也是形成洪水来势猛、洪峰大的自然条件。区域西部川中台地,丘陵起伏,连绵不断,溪河发育,区内主要有一江两溪三河,即涪江、琼江(又名大安溪)、小安溪、平滩河、久远河、淮远河六条主要河流,及192条大小支流溪沟,分属涪江和嘉陵江流域,总属长江流域。台地多呈长担岭或穹隆状岭垅,或呈单面山,此类地貌溪河发育,切割较深,风化流失严重,易形诱发山洪灾害。总的来看,山岭槽谷区域洪涝灾害形成快、来势猛;中丘台地区域洪涝形成较快,来势较猛;浅丘宽谷区域洪涝形成较慢,来势较缓和。

2)气象水文。铜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具有春早夏热、秋雨冬暖、雨热同季、灾害频繁,以及日照少、风速小、多云雾的特征。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3)人类活动。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生活、生产资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土地的垦植度也越来越大。大量垦植造成土壤浸蚀增大,水土流失加剧,河内泥沙淤积量增多,阻塞河道,造成洪水泛滥成灾。此外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造成森林被大量砍伐,土壤植被大幅减少。裸露的土壤使浸蚀速度加快,致使水土流失愈来愈严重,加剧了山体滑坡、山洪灾害的发生。虽然近年来加快了植树造林的步伐,但幼树成长缓慢、造林面积有限,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流失的泥土在河道中形成淤积,抬高了河床,减少了行洪断面,增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程度。

2.3.2 洪灾情况及损失

据可靠历史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918年、1930年、1937年、1945年及1946年和1948年均发生过大洪灾,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上十万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解放以后,19501997年的48年间,区内共发生洪灾42次。

1980年,区内外普降暴雨,江河水陡涨,涪江上涨18m,交通中断8天,受灾人口高达38万余人,基本上是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

1989“7.10”洪灾连续36个小时内,全区53个乡镇遭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袭击,雨量150450mm。全区有546个村、3462个社,96350户,32万人受灾,11人死亡,400人受伤,3733户民房垮塌,120所中小学被淹和损失。共损失粮食1.5万亿斤,经费损失1亿多元。

20077月以来铜梁区出现了4次暴雨天气过程。截至717日降水量已达482mm71日至17日的降水量比历史上最多月降水量380.2mm19967月)还多102mm,是铜梁区从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特别是从71620时至71816时,铜梁区巴川、庆隆、福果、旧县4个雨量监测点的数据分别为229.5mm275.1mm230.9mm308.9mm,降水量也是铜梁区有气象记录以来之最。持续的降雨使铜梁区多次遭受暴雨洪灾,给各乡镇、街道,部分企业、学校和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全区28个乡镇、街道全部受灾,受灾人口已达23.3703万人,受伤1人,饮水困难人口31289人,紧急转移人员2.2万人、物资950吨;受灾企业286家、学校62所、医院15所,25个场镇进过水,县城26条街道、4020间门市被淹过;全区受损房屋1.3071万间,其中垮塌451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6.8431万亩,绝收面积2.965万亩。平滩镇3700亩、旧县镇2300亩、虎峰镇800亩、安居镇1000亩等6万余亩农业作物成片受灾;洪水毁坏耕地1.374万亩,森林受灾0.9414万亩,经济林木受灾1.0372万亩;暴雨损坏山坪塘575口,水产品损失1089吨,死亡大牲畜119头,死亡家禽3.7864万只;道路损毁239.08km,桥梁受损61座,洪水冲毁国、省、县专用道土石方30m3,路面20m2,防护工程2m3;损坏水渠96.427km,损坏发电站4座、电灌站40座,损毁人畜饮水池1111口,50座水库出现险情;电力通讯线路损坏2.98m;发生地质灾害500余处。这次特大暴雨洪灾造成全区经济损失达到3.3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18亿元。

200983日凌晨230分到858时,铜梁区遭受特大暴雨洪灾袭击,全区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降水量超过200mm,部分乡镇已超过2007“7.17”洪灾降水量,最大降水量达412.7mm,持续特大暴雨,致使铜梁区大面积受灾。截至8417时,据不完全统计,暴雨洪灾使全区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受灾,受灾人口达15.69万人,其中死亡2人,失踪2人,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特大洪灾造成5座水库出现险情,损坏山坪塘346口,损坏水渠36.9km,电灌站16座,损毁人畜饮水池814口,4个场镇自来水供水管道被冲毁150多米,近2万人的供水一时中断。暴雨造成全区水浸房屋3134户,因灾倒塌房屋125户、630间。冲毁国、省、县专用道路基土石方8m3、路面3m2、挡土墙63处,边坡塌方17m3(其中农村公路在建工程塌方11m3),有12条公路交通中断。冲倒或撞歪电杆(电信杆)114根,损坏线路8.45km,断线37处,水浸变压器5台,有510kV线路因故停电。冲毁电信机房4个,3个乡镇的通信站主要设备被雷击坏。损坏有线电视线路2公里、机房3座,5个乡镇有线电视一度中断。暴雨致使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13.2万亩,森林受灾面积0.77万亩(经济林木受灾0.53万亩);水产品损失920吨,农业经济损失8500万元。

20136810时到6916时,铜梁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其中水碾降雨量达141mm。造成铜梁区东城、南城、华兴、大庙、侣俸、旧县等8个镇、街农业生产及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灾。全区受灾人口27576人,因灾死亡1人,损毁房屋7间,倒塌房屋19间,农作物受灾1314亩,农作物绝收80亩,水产品损失6850公斤,道路损毁0.6km,桥梁损毁1座,毁坏堤防0.1km。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69万元。

2013630日夜间2130分开始出现了2009年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截止7122时止,安居镇涪江水位已达218.0m,已超过保证水位0.5m72930分安居实时水位为216.0m,已下降2m;侣俸站降雨量达262.8mm200mm以上降雨量站点达10个,100mm以上降雨量站点达22个,涉及铜梁区侣俸、平滩等10余个镇街。铜梁区安居、高楼、少云、土桥、围龙、太平、西河、水口、平滩等镇街的房屋、商贸、交通设施及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受灾。截至7122时,全区10个镇街降水量超过200mm,部分镇街已超过2007“7.17”洪灾降水量,最大降水量达262.8mm100mm以上降雨量站点达22个。加上涪江上游持续特大暴雨形成的过境洪峰,致使沿岸镇街大面积受灾,全区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一是受灾人口多,灾民财产受损严重。截至7122时,全区24个镇街受灾,受灾人口14.25万人,转移安置灾民1.62万人。全区水淹或受损家用轿车、摩托车、工程车等机动车辆55辆,受损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家具1082件;全区水浸房屋949户,房屋受损552间,因灾倒塌房屋165间。二是受灾面积广,农业生产损失巨大。全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元(农业经济损失高达8647万元,工业经济损失754万元,基础设施受损1420万元,其它经济损失179万元)。全区农作物受灾5.9万亩,其中蔬菜受灾2.21万亩,0.54万亩农作物绝收;损坏山坪塘646口,水产品损失1520吨,死亡大牲畜124头,死亡家禽3.79万只。三是受灾程度深,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全区损坏水渠16.45km、垮塌堤防300m、电灌站23座、人畜饮水池864口,2个场镇自来水供水管道被冲毁120多米,淹没乡镇自来水厂3座,致使3个镇供水中断。全区共有15条公路、142条村道、42座桥梁、3个码头受损,冲毁国、省、区专用道路路面18m2、挡土墙72处,边坡塌方12m3。电力设施接线基础受损23处,冲倒或撞歪电杆274根,损坏线路15.45km,断线47处,水浸变压器6台,全区有135kV线路、410kV线路因故停电,有4个镇街42个村近7万人供电一时中断。

2015“6.30”暴雨洪灾致使铜梁区农业生产及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灾。截至7110时,全区受灾人口20390人,转移安置49人;因灾损毁房屋566间,倒塌房屋128间;农作物受灾18526亩,绝收面积2299亩,水产品损失231余吨,死亡小家禽3000余羽;堤防决口7处,损坏护岸15处,冲毁塘坝23座,损坏灌溉设施12处;全区共有9条国、省、区、乡、专用公路受损,冲毁路基土石方5810m3;水浸变压器2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05万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366.90万元。

20157220时至10时,铜梁区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有3个镇街降雨量超过100mm。其中,双山镇降雨量达166.8mm。暴雨致使部分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损失。截至72210时,铜梁区双山镇岩湾村10社因大暴雨致使房屋损坏5间、垮塌2间,造成1人死亡。

201581622时至81808时,铜梁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铜梁区28个镇街有18个镇街降雨量超过100mm达到大暴雨,其中,最大降雨量为231.5mm。铜梁区小安溪虎峰站81801时出现洪峰水位265.73m81801时~02时,小安溪洪峰已过境。涪江琼江流域洪峰未超过警戒水位。截至81811时,“8.16”暴雨洪灾致使铜梁区受灾人口达3790人,转移安置人口271人,因灾死亡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80亩,绝收面积604亩,水产品损失463余吨,被冲走或被水淹小家禽1.45万羽;房屋倒塌326间,房屋损坏211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416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77万元。

2016630日,铜梁区普降暴雨,导致部分镇(街)山洪暴发,地势低洼的地、田块普遍遭受洪涝灾害。

20176月,铜梁区出现4次特大暴雨,日雨量最大值为164.2mm69日)。根据暴雨评估指标综合判定,此次暴雨过程综合强度为重度,为当年最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暴雨过程致使铜梁区多个乡镇受灾,部分地下车库进水;中小河流水位上涨迅猛,河道水位上涨6m,部分边坡塌方,造成严重的损失。

2018712日,受四川涪江上游连续强降雨影响,涪江水位持续上涨,洪峰过境重庆市铜梁区沿江区域,造成铜梁区安居镇被淹。712日上午11时,铜梁区安居古城水位达到218m,江水持续上涨之中;14时涪江迎来近年来最大一次洪峰过境,涪江小河坝水文站流量达到17700m3/s,安居镇最高水位达到219.22m。少云、高楼、白羊等地城区低洼地区也都进水。

2020817日,受涪江上游四川境内急强暴雨的影响,涪江水位迅速上涨,长江5号洪水、嘉陵江2号洪水过境重庆,涪江洪峰过境铜梁。涪江安居段水位达到220.38m,超保证水位30余小时,高楼镇洪水位224.57m,小河坝洪峰流量22000m3/s,安居段最高水位达到220.41m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非工程措施

2011年以来,铜梁区先后开展了县级非工程措施(20112012年度)、山洪灾害防治(20132015年度)以及补充完善非工程措施(20162022年度)三期项目建设。

通过20112022年的实施,非工程措施建设方面,铜梁区进行了区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建设配置有自动监测站、简易雨量站、简易水位站、手摇报警器、铜锣和口哨等预警设备;编制及修订区、镇(街)、村三级预案分别为12854个,发放明白卡14.8万张、宣传手册16万册,制作宣传栏、警示牌156块,区级组织集中培训1462人次,区、镇(街)、村各级演练共计160余场次。

调查评价方面,铜梁区完成了全区水文基础资料收集处理、全区1343km2的小流域基础信息现场核对、526个自然村的社会经济调查及山洪灾害威胁区域调查、全区历史山洪灾害调查及涉水工程补充调查、78个沿河村落的现场详查及沟道控制断面测量及防洪现状评价、危险区划定及预警指标分析计算等。

2.4.2工程措施

十三五期间,铜梁区全力推动大江大河整治工作,大幅提升全区防洪减灾能力,山塘坪整治率达到100%。建成涪江铜梁城区段、安居镇段、少云镇段3处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中心长度总计9439m,整治护岸堤线总长11966m。并且先后实施平滩河小林镇至双山镇河段、小安溪大庙镇段、小安溪虎峰镇河段、小安溪庆隆镇至旧县河段、小安溪大庙镇段、小安溪支流西河镇段等5个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工治理河长145541m,新建堤防工程25336.41m。此外,为加强病险水库整治,共完成12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2.4.3薄弱环节

近几年,铜梁区严格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在水雨情监测预报和人员安置转移安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明显,但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1)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亟需深入进行。目前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多集中在沿河村落的状区域、较为分散,未由点到面形成区域上的完整成果。且部分山洪灾害风险区存在划分不够精细,预警指标不够精准等问题,无法实现小流域洪水的实时准确预测预警。

2)山洪灾害平台站点运行维护不理想。自动监测站网正常运行率偏低,部分设施设备超过设计使用年限,设备老化,损坏严重,监测站点的信息畅通率、到报率、测值准确率不高,平台基础信息和地图信息更新不及时。

3)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村组干部流动性强,简易预警设施设备损毁率较高,基层监测预警的人、财、物保障制度不健全,防御预案修订不及时,可操作性不强,流动人员和老幼等脆弱群体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弱。

4)重点山洪沟治理工作亟待开展。极端性气候条件下,一些沿河城镇、人口密集、搬迁难度大、现状防御能力低的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极易受到山洪冲击,单靠非工程措施难以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须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保护,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共同发挥防灾减灾作用。

5)部门共享合作机制不完善。目前仅有部分水文监测站点的数据接入山洪监测预警平台,导致水雨情监测站点数据共享融合不足,加之水利、气象、规资、应急等部门间的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难以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未能充分形成防灾减灾合力,极易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过程中出现灯下黑的状况。

三、组织体系

3.1组织指挥机构

依照《防洪法》规定,防洪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街负责自己辖区内的防洪事项,防洪抢险必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已成立铜梁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区防指),负责组织和指挥全区防汛抗旱工作,区防指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防办)设在区应急局,承担区防指日常工作。区防指设置具体情况按照《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铜梁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铜府办发〔20238号)要求执行。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机构与《重庆市铜梁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组织机构一致,具体设置情况如下:

      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常务副指挥长:区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副区长

副 指挥 长:区人武部副部长、区政府办副主任、区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区应急局局长、区水利局局长、区农业农村委主任

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防办),设在区应急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应急局、区水利局分管负责人兼任。

指挥部下设信息监测、指挥调度、人员转移、医疗卫生和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和应急抢险队。

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镇(街)应设立组织指挥机构,主要领导任指挥长,主管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村(社区)成立以村支书或村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

3.2职责和分工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群测群防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各工作组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实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镇(街)、村(社区)和有关责任单位也成立组织指挥机构,负责本辖区的应急防汛抢险的组织指挥。

3.2.1 区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责

铜梁区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为区防指,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以及区减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下负责组织和指挥全区防汛工作,具体职责有:贯彻执行有关防汛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令、命令,统一指挥本区内的防汛工作;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部署年度防汛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职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做好防汛工作;遇大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时,及时掌握情况,研究对策,指挥协调洪涝灾害抢险工作,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区防办具体职责有:负责区防指日常工作,负责各工作组之间相互协调,各种指示、指令的上传下达,各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等;掌握雨情、水情和气象形势,及时了解全区暴雨强度、洪水流量等,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制定和组织实施区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指导镇(街)、村(社区)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实施工作;负责统计掌握洪涝灾害损失情况等工作。

各成员单位在铜梁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职责有:

区人武部:负责组织协调预备役和民兵参加防汛抢险救灾;必要时协调执勤三大队铜梁中队(或经批准出动的邻近驻地部队)参与防汛抢险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行动。负责外来增援部队的抢险救援协调工作。

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媒体做好防汛政策解读和宣传报道;做好较大洪涝灾害及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组织开展防汛知识宣传教育。

区委网信办:负责防灾减灾救灾网络舆情的监测引导处置工作。

区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防汛工程规划和建设工作;负责防汛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除险加固计划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

区教委:负责向学校师生宣传防洪、减灾和救灾相关知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教育系统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区经济信息委:负责协助区政府做好工业企业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工作;负责协调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应急用电。

区公安局:负责防汛交通秩序维护、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受灾地区正常的社会秩序,协助做好被洪水围困群众的撤离工作。

区民政局:负责支持引导灾害社工等社会力量参与抢险救灾、救灾捐赠等工作,督促指导各镇街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纳入临时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好因灾遇难人员殡仪工作。

区财政局: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及市级防汛资金支持,负责编制全区防汛和救灾经费预算并及时拨付,负责防汛资金管理和监督。

区生态环境局:负责组织全区因洪涝灾害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环境应急监测,提出防止事态扩大和控制污染的要求或建议,并对事故现场污染物的清除以及生态破坏的恢复等工作予以指导。

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做好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的防洪安全工作和城市内涝防范应对工作;组织开展城市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的防洪安全工作。

区城市管理局:负责做好管理的城市市政设施防洪安全工作。

区交通局:负责依法组织、指导管养单位开展因灾导致的交通基础设施损毁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交通运输保障;负责辖区内通航水域涪江、琼江、小安溪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根据水情通报,开展预警宣传,必要时实施河流交通管制;组织开展区内河流因洪水引发的水上交通险情的应急处置。

区水利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洪水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承担水情监测预警工作;组织编制防洪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按程序报批并组织实施;承担防御洪水应急抢险的技术支撑工作。组织实施山洪灾害防治、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工作。负责指导、督促镇街和水库管理单位抓好水库蓄水安全防范工作。

区农业农村委:负责制定和实施农业科技防御洪水措施,指导全区农业防汛防灾减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组织维修人员到灾区帮助抢修农业机械,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灾区,帮助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恢复农业生产,并做好农业生产受灾和损失分析统计工作,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区商务委:负责指导限上商业企业防洪抢险工作和组织协调限上商业企业参与抢险救援;组织和协调区内应急生活物资供应,按程序动用储备物资,稳定市场供应;协助组织自然灾害抢险救援相关物资。

区文化旅游委:协调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汛情、灾情等信息;负责指导旅游景区防洪工作及相关宣传报道工作。

区卫生健康委:负责灾区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组织、调配卫生应急队伍救治受伤人员;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疫情暴发;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宣传工作,确保灾区群众饮水安全;配合区经济信息委及时向灾区调运储备药品和医疗器械。

区应急局:负责区防办日常工作;组织编制全区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组织指导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参与洪涝灾害前期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指导较大及以上洪涝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洪涝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建立应急管理平台,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依法统一发布灾情;组织开展临灾会商和灾情统报工作。

区大数据发展局:负责联系通信运营商做好防汛抢险救灾的通信保障,负责本系统的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协调防汛信息的通信资源调度等工作。

区融媒体中心:负责配合宣传部进行防灾减灾救灾网络舆情的引导处置工作;负责广播电视节目及网络新媒体信息发布。

区国资中心:督促、协调所监管的国有企业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工作;监督所监管的国有企业对所属资产、项目等设施开展防汛安全检查,落实防汛安全措施;协助开展防汛抢险救灾的其他工作。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全区因洪涝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及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

区气象局:对影响汛情的中长期天气形势做出分析和预测;汛期及时对全区及重点区域重要天气形势和灾害性天气做出及时预报及滚动监测预报;收集和核实气象灾害类别和等级;向区防办及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提供气象信息,及时通报重要灾害天气信息。

区消防救援支队:负责组织消防救援队伍参加灾害抢险救援,做好人员搜救、被困人员转移等工作。

执勤三大队铜梁中队:负责组织武警部队参与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行动,并配合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重要目标安全,解救、转移和疏散受灾人员;抢救、运送重要物资。

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负责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电力供应、电力安全工作,负责本系统的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各成员单位除承担上述职责外,还应根据区防指的要求,承担与其职责相关的其他工作。

3.2.2 各工作组职责

1)信息监测组

牵头单位:区水利局

组成单位:区气象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街(镇)、村(社区)等。

主要职责:负责辖区内雨量、水位、工程险情等监测、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及时上传下达。

2)指挥调度组

牵头单位:区应急局

组成单位:区水利局、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区交通局、区住房城乡建委、供电、电信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街)。

主要职责:负责与交通、农业、民政、水电、电信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按照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水利工程的应急调度,组织调度车辆、救灾物资、医疗队等工作,负责派遣工作人员深入灾区靠前指挥和抢险救灾。

3)人员转移组

牵头单位:区应急局

组成单位:有关镇(街)、区公安局、区消防救援支队、执勤三大队铜梁中队等相关职能部门。

主要职责:负责按照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命令及预报通知,组织群众按预定的安全转移路线(如预定的安全转移路线不合理,应随机应变开展转移工作),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转移时,按先人员后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少儿、妇女,后转移一般人员的原则进行。必要时可强制其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并负责转移后群众、财产的清点和保护。

4)医疗卫生组

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组成单位:有关镇(街)、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等。

主要职责: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导下,成立灾区现场救治指挥中心,组织应急医疗救护队伍为灾民和抢险救援人员提供医疗救治,组织开展环境清消、疫情监测等卫生防疫工作,接收、管理和发放捐助药品和器械。

5)后勤保障组

牵头单位:有关镇(街)

组成单位:区财政局、区应急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等。

主要职责:负责抢险救援人员、车辆安排;负责提供抢险救援必要的救生、防护装备办公用品、物资和设施设备。

3.2.3 镇(街)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职责

镇(街)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区防指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村(社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负责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和安置,统计、核实、上报灾情等工作。

3.2.4 村(社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职责

有山洪灾害防御要求的村(社区)要确立负责人和专职监测预警人员,在镇(街)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领导下,负责本村(社区)内无线预警广播、简易雨量和水位监测站、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并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

四、监测预警

4.1监测预警对象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范围为铜梁区全域,监测预警对象重点为铜梁区内的37个山洪灾害危险区(见附图3)。其中,危险区(20年至100年一遇)为23个,高危险区(5年至20年一遇)为9个,极高危险区(小于5年一遇)为5个,共涉及到17个镇。危险区主要集中在西河镇、虎峰镇、白羊镇、石鱼镇、侣俸镇、平滩镇,数量分别为5个、5个、4个、3个、3个和3个。极高危险区分布在石鱼镇、维新镇和西河镇,其中石鱼镇三个危险区东店村5组、兴发村3组和兴红村11组均为小于5年一遇的极高危险区。

4.2实时监测

4.2.1 监测制度

监测工作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坚持微观监测和宏观监测相结合,区域监测和单点监测相结合,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突出实时性、准确性。监测内容包括辖区内降雨、水位等信息监测。监测站由气象监测站、水文监测站等组成,分别由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负责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4.2.2 监测系统

铜梁区现有1个区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包括自动监测站18座(见附表2);同时结合水文自动雨量站49座(见附表3)和气象局雨量站等开展雨水情监测。开展了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确定了预警指标、危险区与预警转移责任人的关联关系(见附表4)。

4.2.3监测信息

按照信息监测与发布行业不同,可分为气象监测和水文监测,监测及预报内容有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是否达到临界值、水位监测信息。其中气象监测及预报由气象部门负责;溪河洪水水位监测及预报由水利部门负责。

4.3预报预警

4.3.1 预警信息

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根据各专业部门上报的实时降雨、水位情况及趋势,及时发布相应预警信息: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避灾预警信息。

4.3.2 预警启动与响应

根据前期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预警指标分为雨量和水位两类,并且分为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两个指标。立即转移指标以控制断面当前的致灾水位(流量)作为临界值,而准备转移指标,根据设计洪水数据进行估算,并考虑洪水涨速及河谷地形等因素影响,以成灾水位基础上减去50cm处作为准备转移水位,利用水位流量关系得到准备转移流量。

铜梁区37个山洪灾害危险区预警指标范围为:准备转移雨量1小时内降雨量为4297mm3小时内降雨量为63158mm6小时内降雨量为82212mm;准备转移水位为216.73356.58m;立即转移雨量1小时内降雨量为47108mm3小时内降雨量为70175mm6小时内降雨量为91235mm;立即转移水位为216.98356.98m。以此为依据划分出提示预警、准备转移预警和立即转移预警三个预警等级:

当预报有暴雨天气或降雨量接近全区危险区最低准备转移雨量,即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42mm3小时内降雨量达到63mm6小时内降雨量达到82mm且降雨仍在持续时,发布提示预警。

当降雨量达到准备转移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或河道水位达到准备转移水位时(见附表4),发布准备转移预警。

危险区有关责任人员收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广播、铜锣、电话、喊话等方式向危险区群众发出准备转移预警,告知危险区人员注意防范,做好转移准备。

当降雨量达到立即转移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或河道水位达到立即转移水位(见附表4),或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发布立即转移预警。

危险区有关责任人员收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广播、铜锣、电话、喊话等方式向危险区群众发出立即转移预警,要求危险区人员立即按预定路线撤离至安全区;

有关镇街责任人和各行政村负责人立即全面行动,按照责任分工和预定的转移路线立即组织危险区人员转移撤离,并做好抢险救灾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区防指所属的信息监测、指挥调度、人员转移、医疗卫生和后勤保障5个山洪灾害应急工作组按要求做好相关救灾工作。

4.3.3 预警发布

1)区防办、区水利局、区气象局等单位根据职能职责通过党政网、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方式向有关镇(街)、村(社区)、户及责任人发布山洪预警信息。   

2)山洪灾害群测群防的预警信息由镇(街)、村(社区)及时发布。

3)建立流域上下游相邻行政区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上游行政区的监测预警信息应及时通报给下游行政区。

4)当发生了山洪灾害或受山洪灾害威胁时,任何人员均可直接向村(社区)、镇(街)、区水利局、区防办等单位报告。

4.4通信方式

1)根据区域内山洪灾害防治信息传输实际需求,结合山洪灾害防治区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现有通信资源、供电情况、居民居住分布情况以及信号传播效率,因地制宜、灵活选用合适的通信方式,保证通信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和可靠性。要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资源和设备,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

2)基于通信方式的选取原则和区域内通信资源现状,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站采用GSM/GPRSCDMA或卫星通信传输信息,简易监测站点正常情况下优先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和人工传输信息,特殊情况下采用卫星电话传送。

3)山洪灾害预警发布的方式有固定电话、卫星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无线预警广播、简易雨量报警器、简易水位报警器、手摇报警器、手持扩音器、铜锣、口哨等。多种通信方式各自相对独立并互为补充,确保预警和指挥调度信息及时通知到各级部门和危险区群众。

五、人员转移

5.1原则

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先低洼处后较高处人员的原则,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5.2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区、镇(街)、村(社区)、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转移、安全第一。

1)受灾镇(街)具体负责辖区内的洪水危险区人员撤离迁安工作。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在限定时间内将预报洪水淹没线以下或工程出险可能扩大淹没范围内的人员、物资安全有序地转移到预定的安全地带。

2)建立以镇(街)为组织指挥、村(社区)为基本行动单元的撤离组织。每一个行动单元撤离的组织均由村社负责人担任现场执行指挥,实行包干责任制。

3)撤离组织负责人要提前进入撤离区,全面及时掌握水情和工情信息,将撤离所需交通工具和携带物品准备到位,安排好撤离人员的编组和迁安的对口位置,并组织老、幼、病、残等行动不便人员提前转移迁安。

4)区武装部、公安局要做好撤离区和迁安区的治安管理,派出必要警力或组织民兵小分队对村社、组进行治安巡逻,免除撤离人员后顾之忧。

5)区卫健委要组织医疗小分队在撤离区和迁安区进行卫生防疫,对撤离人员进行医疗救护。在撤离区淹没洪水消退后及时喷洒消毒药物,防止滋生和蔓延传染性疾病。

6)区应急局、受灾镇(街)要启动灾区救助措施,做好被撤离人员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保障,吸纳社会各界募捐援助,稳定撤离迁安人员情绪。

5.3转移路线

转移安置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各镇(街)要对每个危险区事先拟定好转移路线,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宜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根据拟定的转移安置路线绘制人员转移安置路线图,并制定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

5.4转移方式

转移安置要事先对危险区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明确转移负责人,转移负责人的电话要告知危险区人员,转移安置方式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转移安置方式,可采取集中、分散和搭棚、投亲靠友等安置方式。短期安置:就近投靠等方式集中安置,如学校、政府礼堂。中期安置:5户以下的散户采取对户安置。永久搬迁:在危险区具有搬迁能力的采取永久搬迁。及时对转移安置灾民情况进行登记,逐级上报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妥善解决安置人员的饮食起居。

5.5应急措施

转移安置过程中出现交通、通讯中断等特殊情况时,灾区各村居应各自为战、不等不靠,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由村干部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借助无线广播、铜锣、手摇警报器等设备或口头通知引导转移人员到安置地点。在制定的转移路线交通中断或者不合理的情况下,转移责任人应随机应变,选择向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坡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到就近较高地点。对于特殊人群的转移安置采取专项措施,并派专人负责,确保无一人掉队。

5.6灾后工作

灾后相关部门、各镇(街)及各企事业单位等各司其职做好善后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受损房屋、周边环境状况等进行查看,确认安全后,组织转移人员有序返回。

5.7责任追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六、抢险救灾

6.1工作机制

按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山洪灾害一般分为特重大、重大、较大、轻微四级。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信息监测、指挥调度、人员转移、医疗卫生和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立刻上岗,各司其职确保物资调拨、车辆调配、紧急救护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山洪灾害发生后,所在村(社区)防御指挥机构首先应启动村居防御预案,组织村委会成员、村民防御小组和应急抢险队员开展灾情处置工作(图6-1)。同时由信息监测员和发送员及时向镇街和铜梁区防御指挥机构上报灾情。当灾情等级为轻微或较大级时,启动镇街防御预案。如灾情平稳,则由镇(街)自行开展抢险救灾,并确定应急抢险结束时机。若灾情升级,则向铜梁区防御指挥机构申请启动铜梁区防御预案,成立铜梁区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指挥协调抢险救灾各项处置工作。当灾情等级为重大或特重大级时,铜梁区防御指挥机构在开展应急抢险的同时还应将灾情逐级报送至重庆市防御指挥机构,并视灾情大小决策是否请求上级指挥部门支援。

6-1应急抢险处置流程


6.2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各镇(街)、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本级山洪灾害组织指挥机构,落实山洪灾害责任人,组建山洪灾害应急队伍,搭建山洪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并落实预警措施,组建一支纪律严明、人员稳定的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可以预备役部队、公安、消防、医院、林场、农场、企业等建制单位为班底,搭建山洪灾害抢险救灾队伍。

2)思想准备:各镇(街)、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提高群众主动避灾的意识和自救能力。特别是各镇(街)要结合当地实际制作多种形式宣传品,尤其是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在危险地区要做到家喻户晓,群测群防。要针对抢险救灾队伍制定山洪灾害业务培训和应急抢险演练工作计划,开展抢险救灾队员培训和救援抢险演练,熟悉危险区、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应急抢险队能及时有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工程准备: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和在建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山坪塘、重点滑坡等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要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物资准备:按照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标准,完善物资装备的储备、整修和调度方案,足额编制储备物资名录和数量,特别要以交通干线、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为重点储备地,备足备齐砂石料、编织袋、木材、钢材、铁锹等物资与器材。

5)通讯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命令的及时传递,确保应急抢险队与信息监测组、调度指挥组、人员转移组、后勤保障组之间的信息畅通。

6)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以及备选方案,并针对各种紧急情况,拟定抢险救灾备选方案。

7)防汛检查:汛期前,各镇(街)、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进行全区范围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并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6.3处置方案

1)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2)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3)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4)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6.4保障方案

区大数据发展局牵头负责通信应急保障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协助参与统筹协调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组织实施。

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组建成立电力抢修队伍,可以在紧急状态下承担政府、指挥部等重要用户的电力应急保供工作,以及铜梁区范围内所属供电设备的抢修工作。

区公安局、区交通局、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为灾害的应急处置提供交通运输保障,组织实施应急交通管制、道路应急修复等工作,保障应急人员、物资及救援装备的运输。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灾区紧急医学救援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尤其要预防因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红十字会等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应积极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开展群众性救护工作。

区公安局负责为灾害现场及周边区域提供治安秩序保障,组织集结警力、制定布控方案、明确执勤方式以及所需采取的行动措施。必要情况下,执勤三大队铜梁中队组织队伍接受区公安局指挥,协同开展治安保卫工作。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储备、分级管理以及按需定额储备、讲究实效、专物专用的原则,采取各单位、各部门和群众筹集相结合的办法。在区防办的统一指导下,各单位按规范储备防汛抢险物资,清理掌握辖区所有防汛物资情况,并上传数据实行动态管理,以便统筹调度。

七、保障措施

7.1汛前检查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预见性差、可预见时间短的特点,但通过必要的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区水利局等有关单位应对山洪灾害重点区域开展抽查排查,各镇(街)、村(社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应组织对所辖区域的监测预警设施进行全面监测,确保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对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利工程、河道、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造册,并进行整治销号。

7.2宣传教育及演练

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宣传册、挂图、光碟及发放明白卡等方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做到进村、入户、到人,不断提高人们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组织开展责任人和监测、预警、抢险等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对危险区群众进行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和预警、转移演练,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及安置地点,为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提高效率和增强抢险救灾过程的适应能力。

7.3责任体系

全面实行各级政府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五包、七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相关人员职责,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落到实处。

五包:区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包组,组包户,党员包群众。镇(街)领导包村,即汛前,每个村(社区)落实一名镇(街)领导和一名干部具体负责该村的防汛工作;村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即每个村至少落实一名村干部负责防汛避险工作,老、幼、病、残、孕、呆傻、孤寡等特殊群体,每人每户都落实一名党员具体负责转移工作。

七落实:落实避险信号、报警人员、转移路线、避险地点、避雨棚(场所)、抢险队伍、转移人员。汛前,每个村、每一户由谁负责,转移到哪里,怎么走,什么信号、由谁发布都一一明确,落实到人。遇有情况,确保群众安全有序转移。镇(街)、村(社区)防御指挥部与居民签订接洽协议,要求在遇有大到暴雨天气或连续强降雨时,接待避险群众。为山洪易发村配备手摇报警器,相关行政村落实避险预警设备。

7.4纪律

为及时、有效地实施预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各级干部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纪律:

1)以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防御山洪灾害的第一责任人,把责任层层落实到区、镇(街)、村(社区)、组,分区分片包村,责任到人。

2)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通讯畅通。

3)水、雨情报告要及时,有险要速报,会商要及时,指挥要果断。

4)如遇暴雨天气,各主要领导、驻村干部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

5)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做到进村、入户、到人。

6)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

8.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区水利局组织制定并负责解释,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相应修改。

山洪灾害防御是防汛工作的一部分,如本预案与《重庆市铜梁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冲突之处,以《重庆市铜梁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为准。

8.2预案有效期

本预案有效期5年,如期间有人员发生变动,由继任者履行对应的职责。

8.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九、附表和附图

附图1行政区划图


附图2水系图


附图3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布


附表1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序号

镇(街)

村(社区)

名称

风险类型

风险等级

防洪能力

户数

人口数

1

维新镇

龙翔社区

-

临河隐患

I

<5

18

38

2

安居镇

玉顶村

玉顶村4

临河隐患

50<P<=100

2

5

3

安居镇

七佛村

七佛村9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50<=P<100

26

43

4

白羊镇

羊咀村

羊咀村4

临河隐患

20<=P<50

12

36

5

白羊镇

羊咀村

羊咀村15

临河隐患

5<=P<20

9

31

6

白羊镇

金铃村

金铃村8

临河隐患

50<P<=100

6

15

7

白羊镇

金羊社区

-

临河隐患

5<=P<20

111

179

8

水口镇

清泉社区

-

临河隐患

5<=P<20

245

419

9

大庙镇

莲胜村

莲胜村8

临河隐患

50<P<=100

69

10

10

虎峰镇

庙湾村

庙湾村6

临河隐患

20<=P<50

5

29

11

虎峰镇

天锡村

天锡村12

临河隐患

50<P<=100

2

3

12

虎峰镇

纯古村

纯古村1

临河隐患

5<=P<20

1

2

13

虎峰镇

进士村

进士村5

临河隐患

20<=P<50

6

18

14

虎峰镇

群力村

群力村4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50<P<=100

10

25

15

华兴镇

明月村

明月村19

临河隐患

50<P<=100

5

26

16

侣俸镇

池水河社区

-

临河隐患

5<=P<20

29

63

17

侣俸镇

西岳村

西岳村5

临河隐患

20<=P<50

2

8

18

侣俸镇

天星村

天星村9

临河隐患

20<=P<50

2

10

19

小林镇

团山社区

-

临河隐患

5<=P<20

13

20

20

平滩镇

红河村

红河村1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50<P<=100

3

12

21

平滩镇

金竹村

金竹村8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5<=P<20

6

23

22

平滩镇

团宝村

团宝村4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20<=P<50

2

6

23

庆隆镇

冬笋村

冬笋村17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50<P<=100

5

18

24

少云镇

七宝村

七宝村4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50<P<=100

102

320

25

少云镇

转龙村

转龙村5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20<=P<50

62

173

26

石鱼镇

东店村

东店村5

临河隐患

I

<5

5

21

27

石鱼镇

兴发村

兴发村3

临河隐患

I

<5

5

17

28

石鱼镇

兴红村

兴红村11

阻水隐患

I

<5

24

70

29

土桥镇

六赢村

六赢村7

冲沟隐患

20<=P<50

7

18

30

围龙镇

龙神村

龙神村5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20<=P<50

2

4

31

围龙镇

龙湖村

龙湖村1

临河隐患

20<=P<50

32

55

32

西河镇

长兴社区

-

临河隐患

5<=P<20

104

271

33

西河镇

新四村

新四村8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20<=P<50

2

3

34

西河镇

新四村

新四村10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50<P<=100

6

12

35

西河镇

龙岭村

龙岭村6

临河隐患、历史山洪

I

<5

21

67

36

西河镇

西河村

西河村4

临河隐患

5<=P<20

50

138

37

永嘉镇

圣水村

圣水村11

临河隐患

20<=P<50

10

26



附表2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站分布表

序号

站名

地址

经度

纬度

1

上游

铜梁区巴川街道盘龙村上游水库

106°4′52.96″

29°53′58.16″

2

黎家沟

铜梁区巴川街道梯子村1

106°6′22.09″

29°48′38.47″

3

司马桥

铜梁区大庙镇三品村

106°5′23.17″

29°39′5.26″

4

全德

铜梁区东城街道全德老街

106°8′5.30″

29°50′42.73″

5

三元桥

铜梁区福果镇三元桥水库

106°4′10.15″

29°41′45.22″

6

高楼

铜梁区高楼镇高楼村

105°58′58.92″

30°2′46.36″

7

华兴

铜梁区华兴镇政府广场

106°4′23.51″

29°35′50.11″

8

保宁

铜梁区侣俸镇保宁村办公室

105°58′12.43″

29°49′17.79″

9

侣奉

铜梁区侣俸镇孟家坝

105°59′9.48″

29°50′41.39″

10

团宝

铜梁区平滩镇团宝村办公室

105°53′24.12″

29°51′57.98″

11

庆隆

铜梁区庆隆镇政府广场

106°8′10.22″

29°46′20.92″

12

少云

铜梁区少云镇中和

105°58′36.06″

29°59′16.32″

13

石梁

铜梁区少云镇石梁水库

105°59′25.54″

29°56′24.73″

14

大庙

铜梁区大庙镇三品村

106°5′26.75″

29°39′1.87″

15

石鱼

铜梁区石鱼镇政府大楼广场

106°5′38.69″

29°46′16.86″

16

圣水

铜梁区永嘉镇圣水小学

105°57′53.04″

29°36′49.25″

17

幸福

铜梁区永嘉镇幸福村

106°1′29.97″

29°35′13.05″

18

玄天湖

铜梁区南城街道玄天湖水库

106°3′22.37″

29°47′45.04″



附表3水文自动雨量站点分布表

序号

站名

地址

经度

纬度

1

潭洪

铜梁区双山镇岩湾村9

105°47′53.11″

29°49′3.32″

2

杜济

铜梁区旧县街道永清村13

106°12′32.84″

29°54′39.13″

3

插蜡

铜梁区平滩镇插蜡村5

105°51′50.60″

29°49′19.10″

4

保安

铜梁区庆隆镇峒康村18

106°6′24.64″

29°47′49.10″

5

石船

铜梁区白羊镇石船村4

106°6′41.50″

29°58′1.50″

6

圣水

铜梁区旧县街道四龙村8

106°10′49.95″

29°52′58.67″

7

磨盘滩电站

铜梁区围龙镇合龙村5

106°1′40.20″

29°39′31.40″

8

围龙

铜梁区围龙镇腾龙村15

105°59′46.40″

29°38′41.60″

9

西北

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14

160°0′9.30″

29°48′35.90″

10

虎沟

铜梁区平滩镇华光村8

105°53′8.30″

29°47′48.80″

11

长溪

铜梁区土桥镇新华村9

105°58′11.62″

29°48′2.82″

12

歇马

铜梁区蒲吕街道新店村9

106°8′5.80″

29°49′41.82″

13

大堰

铜梁区蒲吕街道人和村19

106°9′49.22″

29°47′34.85″

14

龙水

铜梁区虎峰镇久远村8

106°6′32.70″

29°44′6.00″

15

漆碾

铜梁区侣俸镇石河村12

105°59′35.70″

29°52′41.90″

16

太平

铜梁区太平镇接龙村1

106°2′1.79″

29°52′15.36″

17

双山

铜梁区双山镇建新村2

105°48′34.69″

29°50′19.10″

18

永乐

铜梁区安居镇玉顶村13

106°1′59.40″

29°58′22.90″

19

圣灯

铜梁区平滩镇珠玉村17

105°51′13.92″

29°51′42.97″

20

真武

铜梁区南城街道两路社区15

106°2′6.78″

29°50′46.76″

21

杨乐

铜梁区安居镇石马村4

106°0′9.30″

29°58′35.90″

22

白庙

铜梁区维新镇新滩村2

105°52′49.59″

30°2′40.54″

23

水碾

铜梁区白羊镇青羊村1

106°4′4.90″

29°55′29.60″

24

青坪

铜梁区维新镇沿河村4

105°55′22.62″

30°0′11.64″

25

南兴

铜梁区白羊镇水碾镇11

106°5′33.30″

29°56′46.00″

26

箭高

铜梁区旧县街道长河村14

106°11′46.28″

29°50′8.47″

27

青杠

铜梁区平滩镇红河村1

105°54′51.80″

29°48′33.40″

28

凤山

铜梁区侣俸镇太石村2

105°57′51.24″

29°55′8.00″

29

团林

铜梁区永嘉镇塘坪村4

105°59′22.00″

29°36′2.31″

30

西泉

铜梁区虎峰镇双龙村11

106°6′32.10″

29°39′58.60″

31

久远

铜梁区土桥镇庆林村1

105°59′28.73″

29°46′44.20″

32

大土

铜梁区双山镇大田村2

105°48′25.22″

29°47′31.68″

33

尹家

铜梁区少云镇七宝村4

105°58′30.42″

30°0′38.97″

34

花槽

铜梁区西河镇三善村6

105°57′26.38″

29°34′37.52″

35

农森

铜梁区侣俸镇石蛤村8

105°56′53.44″

29°50′58.51″

36

九龙

铜梁区维新镇池塘村7

105°54′14.72″

30°1′48.56″

37

飞龙

铜梁区平滩镇新华村9

105°53′30.97″

29°49′42.45″

38

华安煤矿

铜梁区侣俸镇凤飞村6

105°56′27.62″

29°48′20.69″

39

围塘

铜梁区旧县街道檬锌村9

106°12′43.86″

29°52′53.02″

40

中峰

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9

105°56′55.68″

29°59′9.89″

41

康济

铜梁区蒲吕街道龙桥村14

106°10′5.40″

29°50′23.17″

42

维新

铜梁区二坪镇中山村1

106°10′32.10″

29°54′56.45″

43

平兴

铜梁区旧县街道箭高村8

106°14′5.66″

29°53′46.36″

44

新民

铜梁区南城街道马滩村8

106°1′28.90″

29°47′26.19″

45

千秋

铜梁区安居镇杨寿村7

106°4′51.60″

29°59′30.10″

46

华严

铜梁区平滩镇四方村6

105°54′47.88″

29°51′1.78″

47

金竹

铜梁区双山镇喻新村6

105°50′18.02″

29°50′19.31″

48

铜鼓

铜梁区东城街道柿花村1

106°3′58.33″

29°51′55.50″

49

红光

铜梁区东城街道安全村9

106°7′57.90″

29°52′58.67″


附表4危险区、预警指标与预警转移责任人关联表

序号

镇(街)

村(社区)

名称

雨量预警指标

水位预警指标

预警转移责任人

联系电话

准备转移

立即转移

准备转移

立即转移

1h

3h

6h

1h

3h

6h

1

维新镇

龙翔社区

-

49

72

94

54

80

104

251.648

252.198

颜洪江

18723431728

2

安居镇

玉顶村

玉顶村4

92

146

207

102

162

230

230.4

230.6

柏贵群

18375924422

3

安居镇

七佛村

七佛村9

82

127

183

91

141

203

237.9

238.3

雇从芳

19122419985

4

白羊镇

羊咀村

羊咀村4

70

111

154

77

123

171

217.3

217.7

周子华

17338317376

5

白羊镇

羊咀村

羊咀村15

49

77

103

55

86

114

223.2

223.6

詹启彬

13206003804

6

白羊镇

金铃村

金铃村8

92

149

212

102

166

235

220.1

220.4

刘发富

15730471561

7

白羊镇

金羊社区

-

57

93

128

71

117

160

216.73

216.98

张启润

13308378375

8

水口镇

清泉社区

-

51

82

110

60

97

130

229.38

229.70

李红专

13212380771

9

大庙镇

莲胜村

莲胜村8

95

149

197

105

165

219

229.2

229.5

唐伟

13983899740

10

虎峰镇

庙湾村

庙湾村6

70

118

143

79

131

159

282.5

283.0

彭其伦

13364061518

11

虎峰镇

天锡村

天锡村12

95

149

197

105

165

219

272.3

272.5

罗定才

15023021473

12

虎峰镇

纯古村

纯古村1

50

75

95

56

83

106

279.58

279.93

宗和芳

15923146267

13

虎峰镇

进士村

进士村5

71

118

143

79

131

159

261.58

261.98

秦万里

13668029148

14

虎峰镇

群力村

群力村4

95

149

197

105

165

219

265.0

265.4

骆绿钊

18203095606

15

华兴镇

明月村

明月村19

95

149

197

105

165

219

229.0

229.3

郑登位

15025339349

16

侣俸镇

池水河社区

-

42

63

82

47

70

91

292.69

293.50

胡珂铭

13436198866

17

侣俸镇

西岳村

西岳村5

70

118

149

78

131

165

273.58

273.98

刘小容

15223413049

18

侣俸镇

天星村

天星村9

70

118

149

78

131

165

327.49

327.83

李春雷

18108371479

19

小林镇

团山社区

-

56

85

103

66

100

121

274.408

274.938

郑小兵

13108960268

20

平滩镇

红河村

红河村1

93

145

204

103

161

227

324.7

325.0

邹大田

15025374528

21

平滩镇

金竹村

金竹村8

60

94

124

67

104

138

252.08

252.26

王永才

17830976643

22

平滩镇

团宝村

团宝村4

70

118

149

78

131

165

254.44

254.75

徐盛群

15213195144

23

庆隆镇

冬笋村

冬笋村17

84

106

125

94

118

139

299.13

299.62

管洪彬

13193151002

24

少云镇

七宝村

七宝村4

84

133

178

94

148

198

228.39

228.69

刘远国

15023378937

25

少云镇

转龙村

转龙村5

70

108

147

77

120

163

220.08

220.46

周其兵

13271929534

26

石鱼镇

东店村

东店村5

50

76

100

56

84

111

277.78

278.03

张知田

15923950602

27

石鱼镇

兴发村

兴发村3

50

76

100

56

84

111

298.63

298.98

叶兴

13883768591

28

石鱼镇

兴红村

兴红村11

50

76

100

55.8

84.0

111.0

316.03

316.28

龚仁平

17782181403

29

土桥镇

六赢村

六赢村7

70

99

172

78.0

110.0

191.0

296.71

297.01

陈云香

15923931478

30

围龙镇

龙神村

龙神村5

63

104

147

70

115

163

304.13

304.46

陈大洪

15310657688

31

围龙镇

龙湖村

龙湖村1

97

158

197

108

175

219

340.33

340.64

罗兵

13637929780

32

西河镇

长兴社区

-

50

75

90

56

83

100

349.17

349.46

孙清平

13657636191

33

西河镇

新四村

新四村8

63

104

147

70

115

163

315.58

315.98

黄其云

17318442581

34

西河镇

新四村

新四村10

85

132

178

95

147

198

356.58

356.98

王友礼

13271929561

35

西河镇

龙岭村

龙岭村6

51

73

98

57

81

109

313.03

313.23

蔡万钦

18182229991

36

西河镇

西河村

西河村4

58

85

103

64

94

114

299.67

300.03

张程秋

15223109436

37

永嘉镇

圣水村

圣水村11

62

103

148

69

114

164

303.88

304.19

谭学发

13594354821


附表5山洪灾害危险区人员转移安置表

序号

镇(街)

村(社区)

名称

转移安置地点

容纳人数

预警转移责任人

联系电话

1

维新镇

龙翔社区

-

维新小学

500

颜洪江

18723431728

2

安居镇

玉顶村

玉顶村4

汤朝伟院坝

20

柏贵群

18375924422

3

安居镇

七佛村

七佛村9

七佛村小学

100

雇从芳

19122419985

4

白羊镇

羊咀村

羊咀村4

羊咀村办公室

200

周子华

17338317376

5

白羊镇

羊咀村

羊咀村15

王天吉院子

56

詹启彬

13206003804

6

白羊镇

金铃村

金铃村8

陈德珍院子

50

刘发富

15730471561

7

白羊镇

金羊社区

-

白羊镇人民政府

200

张启润

13308378375

8

水口镇

清泉社区

-

树荫村村委会、树荫村高地

500

李红专

13212380771

9

大庙镇

莲胜村

莲胜村8

莲胜村村民委员会

50

唐伟

13983899740

10

虎峰镇

庙湾村

庙湾村6

彭家湾

200

彭其伦

13364061518

11

虎峰镇

天锡村

天锡村12

罗定才院子

10

罗定才

15023021473

12

虎峰镇

纯古村

纯古村1

纯古村村委会办公室

8

宗和芳

15923146267

13

虎峰镇

进士村

进士村5

进仕村村委会办公室

30

秦万里

13668029148

14

虎峰镇

群力村

群力村4

群力4社米簺坝

100

骆绿钊

18203095606

15

华兴镇

明月村

明月村19

朱家屋基

10

郑登位

15025339349

16

侣俸镇

池水河社区

-

侣俸镇人民政府

500

胡珂铭

13436198866

17

侣俸镇

西岳村

西岳村5

西岳村3社村办公室

500

刘小容

15223413049

18

侣俸镇

天星村

天星村9

天星16社养老互助点

300

李春雷

18108371479

19

小林镇

团山社区

-

小林小学

500

郑小兵

13108960268

20

平滩镇

红河村

红河村1

红河村村委会

30

邹大田

15025374528

21

平滩镇

金竹村

金竹村8

金竹村村委会

80

王永才

17830976643

22

平滩镇

团宝村

团宝村4

团宝村村委会办公室

120

徐盛群

15213195144

23

庆隆镇

冬笋村

冬笋村17

学堂屋基

50

管洪彬

13193151002

24

少云镇

七宝村

七宝村4

荣宝养殖场

500

刘远国

15023378937

25

少云镇

转龙村

转龙村5

周良伦院坝

150

周其兵

13271929534

26

石鱼镇

东店村

东店村5

东店村办公室

50

张知田

15923950602

27

石鱼镇

兴发村

兴发村3

兴发村老办公室

50

叶兴

13883768591

28

石鱼镇

兴红村

兴红村11

石鱼镇政府坝子

200

龚仁平

17782181403

29

土桥镇

六赢村

六赢村7

六赢村村委会

300

陈云香

15923931478

30

围龙镇

龙神村

龙神村5

龙神村村办公室

20

陈大洪

15310657688

31

围龙镇

龙湖村

龙湖村1

双碾高地

50

罗兵

13637929780

32

西河镇

长兴社区

-

署人食品有限公司、西河镇中学

500

孙清平

13657636191

33

西河镇

新四村

新四村8

重庆鑫顺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50

黄其云

17318442581

34

西河镇

新四村

新四村10

干芭蕉湾

20

王友礼

13271929561

35

西河镇

龙岭村

龙岭村6

龙岭村村民委员会

300

蔡万钦

18182229991

36

西河镇

西河村

西河村4

西河村村委会

150

张程秋

15223109436

37

永嘉镇

圣水村

圣水村11

农民新村安置点

40

谭学发

13594354821



附表6山洪灾害危险区三个责任人统计表

序号

镇(街)

村(社区)

组(小地名)

街镇责任人

电话

村社责任人

电话

预警转移

责任人

电话

1

维新镇

龙翔社区

-

王建华

13996555223

颜洪江

18723431728

颜洪江

18723431728

2

安居镇

玉顶村

玉顶村4

江怀东

13678400701

李毅

18983904018

柏贵群

18375924422

3

安居镇

七佛村

七佛村9

江怀东

13678400701

周贤容

13060208256

雇从芳

19122419985

4

白羊镇

羊咀村

羊咀村4

蒋必伟

15310198556

赵锐柳

17623202157

周子华

17338317376

5

白羊镇

羊咀村

羊咀村15

蒋必伟

15310198556

赵锐柳

17623202157

詹启彬

13206003804

6

白羊镇

金铃村

金铃村8

雷军

17358423307

周尚强

18183122496

刘发富

15730471561

7

白羊镇

金羊社区

-

周笃署

15223200336

陈志国

15823275943

张启润

13308378375

8

水口镇

清泉社区

-

苏元兵

17726213588

杨德琴

13983288660

李红专

13212380771

9

大庙镇

莲胜村

莲胜村8

陈文

13527396631

彭材鑫

18983808997

唐伟

13983899740

10

虎峰镇

庙湾村

庙湾村6

王伟

15310286511

黄忠梅

15310286531

彭其伦

13364061518

11

虎峰镇

天锡村

天锡村12

王伟

15310286511

刘远禄

13996152747

罗定才

15023021473

12

虎峰镇

纯古村

纯古村1

王伟

15310286511

王荣彬

13983486079

宗和芳

15923146267

13

虎峰镇

进士村

进士村5

王伟

15310286511

秦万里

13668029148

秦万里

13668029148

14

虎峰镇

群力村

群力村4

王伟

15310286511

骆绿钊

18203095606

骆绿钊

18203095606

15

华兴镇

明月村

明月村19

周萍

13594157504

陈林

13594158007

郑登位

15025339349

16

侣俸镇

池水河社区

-

李大国

18996309691

胡珂铭

13436198866

胡珂铭

13436198866

17

侣俸镇

西岳村

西岳村5

孙贤菊

18996063887

曾宗穆

13271929809

刘小容

15223413049

18

侣俸镇

天星村

天星村9

孙贤菊

18996063887

罗德中

15909383435

李春雷

18108371479

19

小林镇

团山社区

-

蔡芳琴

13637729089

唐定萍

17830376492

郑小兵

13108960268

20

平滩镇

红河村

红河村1

张长林

13608372646

李代洪

13678400166

邹大田

15025374528

21

平滩镇

金竹村

金竹村8

张长林

13608372646

廖少红

13637856898

王永才

17830976643

22

平滩镇

团宝村

团宝村4

张长林

13608372646

高金云

13650535578

徐盛群

15213195144

23

庆隆镇

冬笋村

冬笋村17

陶启伦

15923163991

谭彬

13883725713

管洪彬

13193151002

24

少云镇

七宝村

七宝村4

孔素容

15223341826

练旭

13399802780

刘远国

15023378937

25

少云镇

转龙村

转龙村5

曾永高

15023665940

蒲建忠

13193059638

周其兵

13271929534

26

石鱼镇

东店村

东店村5

林长安

15923931318

李光忠

13883659925

张知田

15923950602

27

石鱼镇

兴发村

兴发村3

林长安

15923931318

唐波

18183122916

叶兴

13883768591

28

石鱼镇

兴红村

兴红村11

林长安

15923931318

敖天福

13883649658

龚仁平

17782181403

29

土桥镇

六赢村

六赢村7

熊传伦

13638333564

王定文

13983621316

陈云香

15923931478

30

围龙镇

龙神村

龙神村5

蒋和禄

15683890208

邓思国

15922721968

陈大洪

15310657688

31

围龙镇

龙湖村

龙湖村1

蒋和禄

15683890208

罗献平

17358426946

罗兵

13637929780

32

西河镇

长兴社区

-

黎有志

15223200316

唐明川

13883799050

孙清平

13657636191

33

西河镇

新四村

新四村8

黎有志

15223200316

李文科

15923001932

黄其云

17318442581

34

西河镇

新四村

新四村10

黎有志

15223200316

李文科

15923001932

王友礼

13271929561

35

西河镇

龙岭村

龙岭村6

黎有志

15223200316

杨泽莲

13983122763

蔡万钦

18182229991

36

西河镇

西河村

西河村4

黎有志

15223200316

戴熙

18996065802

张程秋

15223109436

37

永嘉镇

圣水村

圣水村11

刘成文

18996052698

夏磊

13609426109

谭学发

13594354821



附表7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及镇街通讯录

单位

值班电话

区委办

45695570

区政府办

45632177

区人武部

8730388887303805

区委宣传部

45695157

区总工会

45682146

区发展改革委

45689189

区财政局

45682137

区经济信息委

45689016

区教委

45678015

区住房城乡建委

45693111

区交通局

4568275845675913

区农业农村委

45695001

区商务委

45686371

区公安局

4569547045874011

区民政局

45682659

区委网信办

45695103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4564327645632532

区生态环境局

45695138

区城市管理局

45670320

区水利局

45632902

区卫生健康委

45695084

区国资委

45879133

区应急局

45612350

区大数据发展局

45698586

区林业局

45672565

区气象局

6441091164410909

区文化旅游委

64408600

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

45348012

铜梁储备粮公司

45682135

虎峰水文站

13388936388

区消防救援支队

4568911945695883(夜)

高新区管委会

4567380845685118

区人民医院

45656868

区中医院

45659397

中国电信铜梁分公司

45681808

中国移动铜梁分公司

15823545531

中国联通铜梁分公司

87305502

巴川街道

45682675

东城街道

45870841

南城街道

45689509

蒲吕街道

45488102

旧县街道

45425618

土桥镇

45625414

二坪镇

45430581

水口镇

45434275

白羊镇

45851201

平滩镇

45211002

双山镇

45218315

小林镇

64410866

虎峰镇

45511190

福果镇

45517021

石鱼镇

45581345

少云镇

45866043

高楼镇

45865290

维新镇

45862016

大庙镇

45366002

围龙镇

45360320

华兴镇

45363333

庆隆镇

45480011

永嘉镇

45399003

西河镇

45391141

安溪镇

45393101

侣俸镇

45266004

太平镇

45621001

安居镇

45855001


附表8区防汛抗旱专家组名单

序号

姓 名

性别

所在单位

职称/职务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1

区水利局

正高级工程师

023-45640603

18996065896

2

伍昌辉

区水利局

高级工程师

023-45640605

13883868259

3

区水利局

工程师

023-45640810

15802346606

4

曹玲玲

区水利局

高级工程师

023-45632540

15213309163

5

周燕秋

区气象局

工程师

19942336838

6

蔡家军

区农业农村委

高级农艺师

18996302835

7

区农业农村委

农艺师

18996301386

8

蒲荣强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地环站负责人

023-45693052

18323068686

9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工程师

023-45693052

17783136974

10

熊永亮

区应急局

救援处置协调科科长

023-45646316

13996358515

11

区应急局

救援队伍管理科科长

023-45218273

18983907707


文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小龙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便民地图 数字人播报 数智大脑 元宇宙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