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农委〔2024〕87号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印发铜梁区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产业培育中心,培训机构,委属各内设科室、事业单位:
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渝农办发〔2024〕63号)和《重庆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预算的通知》(渝财农〔2024〕39号)》精神,结合铜梁实际,经区政府同意,现就铜梁区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铜梁区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
铜梁区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决策部署,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突出提升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素养等重点,大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工作任务
2024年铜梁区计划培训高素质农民600人(2024年乡村振兴考核任务培训高素质农民600人)。
1.经营管理型(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350人,其中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训100人(以粮油为主),粮油种植与经营培训培训200人(水稻、玉米、大豆、油菜各50人),蔬菜种植与经营培训50人。
2.专业生产型培训150人,其中粮油种植培训50人(大豆玉米),经作种植培训50人,水产养殖培训50人
3.技能服务型培训100人,其中农机操作手培训50人,农用无人机操作培训50人。
4.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班55个,每班20人。
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70人。训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
(二)培训时间
1.经营管理型(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不少于10天、80学时,其中综合素养不少于24学时,专业技能不少于48学时,能力拓展不少于8学时。在总学时中实操实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加强成渝双城经济圈农业人才交流互动,原则上每班到四川交流学习不少于2天。
2.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不少于5天、40学时,其中综合素养不少于8学时,专业技能不少于28学时,能力拓展不少于4学时。实操实训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的2/3,交流学习不少于1天。
3.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时间1天,8学时。
三、重点工作
紧扣全面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支撑农民素质素养提升,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年围绕粮油稳产保供开展培育的人数不低于60%。
(一)教育培训
1.遴选培育对象。
(1)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年满16--60周岁,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服务等人员。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围绕经营管理型(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遴选培育对象,建立培育对象库。经营管理型(农村致富带头人)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小微农企、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及骨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脱贫户,涉农创业者等开展培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水平和带动农户发展的能力;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农民工,种养能手,脱贫户,农业从业者等开展培训。参训学员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www.ngx.net.cn)“农民教育培训培育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报名参加培育。
(2)广泛动员,保证学员质量。一是媒体宣传。通过党政网、电视等媒体积极宣传,让符合培训要求的学员都能参加培训学习。二是镇、村社发动。以镇(街)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依托,村社宣传发动,组织学员参训。
(3)学员户籍、年龄及文化。遴选的对象应当在重庆市范围内,具有初中(含)以上的文化水平,年龄为16--60岁。
(4)建立培训学员实名登记制度。要准确登记学员的信息,完备信息档案,参训学员都要当填写《铜梁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基本信息登记表》(附件1)。
2.培训机构。培育机构要制定开班计划,包括课程、学时、形式、师资、教材、基地等内容,明确教学组织、学员管理、实操实训、考核评价等。要切实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好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技术人才资源,选择一批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且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老师授课。
为提升学员实操实训、实地体验、现场交流的效果和质量,培训机构要建设好学员实操实训基地。
对未按期完成培训任务和管理不规范的培训机构,下一年不再承担培训任务。私自分包、转包培训任务的,取消当年培训任务并追缴项目资金,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培训。
3.培训教师。实行“行政主管部门第一课”,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为本级开展的培训班讲授第一课。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训师资库。在开展教学培训工作中,师资从库内的选择率原则上要达到95%以上。对入库教师实行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对培训学员满意度低于80%的教师要及时清退。
4.培训教材。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加强质量把关,确保高质量教材进入农民课。选择规范、先进、实用的综合素质素养及专业培训教材,确保一人一套。培训机构要补充发放实用技术、明白纸等学习资料。
5.培训模式方法。要充分结合农民特点、农业和农村实际,安排培训的具体时间和方式方法。
(1)按照农民培训模块要求,培训课程体系包含综合素质素养课、专业能力课、能力拓展课等。
创新培训模式,围绕产业周期分段式、交替式培育,提升实操实训比重,鼓励农业经理人和从事专业技能与服务工作的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认定。立足产业发展,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重点,结合集中培训、实训服务、交流学习和生产实践开展培训。
(2)结合农事办培训。完善“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的培训方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产业特点及农民实际需求,可以分段安排培训,强化分类指导、操作实训和互动交流、案例分析,把培训要达到的目的和实现的效果放在首位。分段式培训要明确每一培训时段的内容、时间和要求。在培训中,既重视课堂培训,更重视生产专业技能操作实训,把课堂培训与田间操作实训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教师上课讲什么、怎么讲,更重视农民在培训中的主动参与性。引导受训农民提出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动全体参训农民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和教师分析、讲评中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3)深入基层办培训。承担培训的单位要深入镇(街)、村、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等基层开展培训,创新培训的模式和方法,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学与用无缝对接,提高培训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培训水平和效果。
(4)严格班级管理办培训。一是每个培训班学员不超过50人。二是实行“双班主任”制度,即每个班由培训机构配备一名班主任、所在镇(街)农业服务中心再安排一名班主任;三是坚持每日点名登记;四是成立有班长、纪律委员和生活委员组成的班委会,协助班主任工作。
(5)一班一案。要按照培训模块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在调查农民培训需求基础上,制定培训方案,做到一班一案。培训内容、计划制定要有针对性,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民特色和学习规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做好后续跟踪服务。
6.主要培训内容。在提升综合素养培训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中央 1 号文件、农业农村部 1 号文件,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农业农村政策,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防灾减灾、金融信贷保险、乡村规划建设、乡风文明、农耕文化、消防及安全生产、文化素养、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乡村治理、环境卫生、文旅体育、农村改厕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在经营管理培训上,加强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与控制、农村电商、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合作与经营财务管理等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在专业能力和技能服务培训上,围绕粮油、蔬菜、经作、水产、畜禽等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发展、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全生产周期技术技能培训,提升种植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培训,加大农机装备使用维修和机收减损、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农机专业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开展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积极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农民主播。实操实训围绕学员的动手能力开展培训。能力拓展课由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自行设计。
7.开展学法用法培训。将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作为培育高素
质农民的重要内容,运用法治讲堂、田间课堂、农业科教云平台、崇农云讲堂等多种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培训,并结合实际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服务。
8.强化信息化手段应用。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手机的培训。会应用“云上智农”APP,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新品种、新技术。
9.探索管理运营机制。建立科学、量化、动态考评制度。
(二)专项行动
服务三农领域重大任务,聚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和农民综合素质素养全面提升,组织开展以下专项行动。
1.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培训行动。以大豆、玉米、油菜等重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重点,组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项培训,重点围绕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农艺、病虫草害防治等开展培训,实现大豆种植户全覆盖。开展玉米高产增产技术模式应用和技术技能培训,强化高产优质耐密品种相关技术培训。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培育行动。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型社会化服务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带头人为对象,开展主体发展能力提升培训。
3.围绕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带头人,提升从业者技能水平,带动脱贫群众致富增收。
4.农民综合素养提升整村推进行动。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培训。培训内容为综合素养课,可与春耕春管、防灾减灾等应急性培训结合开展。创新性开展乡村文化和乡村治理相关培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农村移风易俗、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乡村优秀文化等,提高农民参与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乡村治理过程的能力和意识,培育文明乡风。举办培训的村应设置一名联络员,负责培训对象和现场教学组织工作。
5.无人机操作培训行动。围绕水稻、玉米及大豆等作物开展无人机飞播、病虫草害防治等无人机操作培训。
6.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聚焦大豆、玉米、水稻、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玉米及大豆高质量机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保护性耕作、高效飞防植保、机收减损等重要机械化技术开展实操实训和作业演练,提高农机手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促进农机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助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
(三)认定管理与扶持
1.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根据《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的通知》(铜农委〔2017〕146号)要求,开展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对参与培训的学员,符合初级、中级、高级农民教育培训条件的,由区农业农村委颁发证书,符合高级农民教育培训条件的,报市农业农村委备案。认定、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实行农民全免费。要积极创设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引导土地流转、产业扶持、人才奖励激励、养老医疗保险、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向农民教育培训倾斜。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每人给与0.3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奖励)。
鼓励受训职业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农民教育培训农业技能鉴定由重庆市农业特有工种鉴定站统一完成。
2.农村致富带头人认定。根据《中共重庆市铜梁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铜梁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铜委农办〔2022〕1号)要求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认定,对认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给与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四)落实高素质农民扶持政策
创造有利于农民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整合政策资源,引导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高素质农民倾斜。鼓励高素质农民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优先承接进城落户农民退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大融资担保力度,鼓励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面向高素质农民开展信用贷款担保业务;支持高素质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和技术技能比赛;在产业发展、生产服务、营销促销、专业合作、资金合作、股份合作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创造机会条件,让参训农民跨省跨区县交流,拓展理念视野。
四、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及主要用途
(一)项目资金
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费170万元,其中培训费164.5万元,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后补助5.5万元。
(二)补助标准
1.经营管理型(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培训350人,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80学时,补助105万元。
2.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培训250人,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40学时,补助37.5万元。
3.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55个班,每班20人,培训时间1天、8学时,补助22万元。
(三)项目资金主要用途
1.高素质农民培训费164.5万元。主要用于学员的食宿及交通,现场观摩、实地体验、动手操作、现场交流、模拟教学、孵化指导,线上学习,教材,证书,资料,技能鉴定,学员学习期间的意外伤害险,培训教室及实训场地租用,实训耗材,信息化手段运用等费用,支出比例不少于55%;用于教师授课、交通、食宿等支出不高于16%,用于培训宣传、需求调查支出不高于15%,用于培训教务支出不高于14%。
2.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后补助5.5万元,用于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后补助,每人一次性补助0.3万元。
五、工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
1.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农业农村委及市财政相关要求和“争先创优赛马比拼”规则,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细化任务、明确措施、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范。区农业农村委负责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及日常统筹协调工作,区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拨付和监管。要加强督查指导,及时帮助指导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培育工程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成效。
2.该项工作纳入了乡村振兴考核。培训机构和有培训任务的镇(街),要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相互间的联系,积极交流汇报、协调解决培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把握工作进度
培训机构于2024年11月20日前,完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将农民教育培训典型案例推荐材料和工作总结报区农业农村委。区农业农村委于11月30日前,将工作及经验总结报送市农业农村委,并接受上级部门的项目检查和绩效考评。
(三)严格资金使用
2024年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按照培训合同,及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资金监管,建立监管机制,落实部门和个人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对于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补助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培训期间或者训后随机抽查的监督检查制度,通过现场或者电话抽查参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师资情况、组织情况等,落实全程监管责任。
(五)开展绩效考评
1.线上和线下“双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培训机构考评老师和学员,受训农民评价教师和培训机构。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及组织后勤服务等进行评价,由学员填写《铜梁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参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附件2),参与率不少于50%。
2.建立“四方”认证机制。对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及学员参与情况等,由培训机构、班主任、培训教师、参训农民四方签字确认,填写《2024年铜梁区农民教育培训班级台账》(附件3)。
3.检查验收。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检查验收小组,逐班验收和综合汇总,分别填写《铜梁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班级验收报告单》(附件4)和《铜梁区高素质农民培育验收汇总表》(附件5)。
向社会公开培训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完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审计制度。
(六)加强宣传总结
农民教育培训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级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各镇(街)应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这项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培育工作的宣传,通过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电视、广播、报刊、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平台,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政策,通过评选本区先进典型,全市“优秀职业农民”评选活动,全国“十佳职业农民”遴选资助活动,多渠道多形式遴选宣传一批先进典型,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报送进展信息和动态情况,切实保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及时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