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走进铜梁>历史文化>建置沿革

建置沿革

时间:2024-02-04 来源:区史志研究中心
【字体: 打印

铜梁在夏、商属梁州之域,周代为巴子国属地,战国末期一度为铜梁侯领地。秦、汉推行郡县制,铜梁为巴郡垫江县(今合川)地,隋、唐为合州石镜县(今合川)辖地。唐初改郡为州,推行州县制;太宗时又改为道、州、县三级制。铜梁县建置于唐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治所在奴仑山列宿坝(今潼南区塘坝镇廖家坝),隶属剑南道合州。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铜梁县治移涪江南岸武金坑(据考证,即今合川区太和镇富金坝);十六年(728年)又向东南移于东流溪坝(今潼南区小渡镇戴场坝)。其后,铜梁地域变化较大,在历史上曾有铜梁、巴川、安居三县建置,古赤水县、大足县都曾一度并入铜梁。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合州刺史孙希庄奏准,割石镜县南境、铜梁县东境新置巴川县,初治楼滩(今旧县街道),辖7乡11镇,隶合州。宋代改道为路,推行路、州(同级有府、军、监)、县三级制。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潼川府路合州所属铜梁县辖6乡12镇,巴川县辖7乡11镇。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赤水县省入铜梁县,七年(1074年)复置;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废,赤水县并入石照县。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废巴川县入铜梁县,铜梁疆域即往东南转移,除包括原巴川县全境和今安居、白羊外,原铜梁管辖的今合川、潼南、大足部分地区,分别划给了石照、大足和遂宁县(县治在今潼南大佛乡下县坝),遂宁县就近获得原铜梁所属戴场坝一带,包括今塘坝、小渡、寿桥、五桂等镇。同年,铜梁治所自戴场坝迁至巴川镇。元代推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昌州,省昌元(今荣昌)、永川2县入大足;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大足县入重庆府路合州属下的铜梁县。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红巾军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国号大夏,从铜梁将原昌州并入的地域收回,复置大足县(隶合州)、昌宁县,铜梁保留原有辖地。元末,原隶属巴川县之雍溪、曲水二镇划归大足县。明代改省为布政使司(仍通称省),降路为府,推行省、府(或州、厅)县三、四级混合制;县辖乡,乡以下设里、甲。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九月,析铜梁县新兴、安乐、安正、万安四里,加上遂宁县太平里等三里置安居县,以安居溪为名,治所安居镇,隶属重庆府。037铜梁年鉴(2023)明代,重庆府合州铜梁县在安居建县后辖四乡二十六里:琼池乡有积庆、中正、永清三里,习贤乡有巴川、巴岳、西平、侣俸、西安、六赢、东坪七里,永清乡有太平、明月、楼滩、得胜、长安、黎市、明星、仓山八里,桂林乡有塔子、高庄、柳溪、高平、同古、贵山、长春、羊燕八里。清代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里甲循明代制,并对原属各甲做了调整,缩编为八里二十九场。清康熙元年(1662年),因多年战乱,人口锐减,撤铜梁、安居两县并入合州(州下无县)。康熙六十年(1721年),以原安居(铜梁原划出地)、铜梁二县地复置铜梁县,属重庆府。铜梁境域先后设有35场,但安居系水陆要冲仍以县级(无县令,保留县级部分权限)达重庆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安居更名为乡,辖1城(安居城)8场(白羊、水口、凉水、斑竹、平滩、双河、关溅、高楼;后析有维新、中和,在光绪元年建场),隶属重庆府,仍保留训导、巡检、汛部厅外委把总设置,战、守兵共10员。嘉庆七年(1802年),设道辖府,铜梁县隶川东道重庆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安居裁撤外委把总及兵丁,延续近200年的残存县级政权至此终结,完全隶属于铜梁。宣统三年(1911年)秋,铜梁成立保路同志分会;同年11月25日,铜梁县军政府成立,改县公署为知事公署,隶属重庆府。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省、府、州、厅建制,以道辖县,铜梁县隶属川东道(原重庆府)。民国八年(1919年),铜梁分设1城:县城;2镇:安居、板桥(含板桥、尹家、新场);22乡:三教、万寿、永兴、转龙、复兴(复兴、黄荆沟)、大庙、虎峰、福太(福果、太平)、土玉(土桥、玉龙)、石同(石鱼、同兴)、庆天(庆隆、天锡)、蒲吕、旧全(旧县、全德)、四美(人和、二郎、水口、新兴)、白羊、凉水、侣俸、斑竹、平滩、双河、关中(关溅、中和)、维高(维新、高楼)。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销道级建制,铜梁县直属四川省辖。民国二十四年,四川行政统一,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其下推行县、区、乡三级制。铜梁隶属四川省第三督察区(治所永川);铜梁县分设3个区(中城、大庙、安居)44个乡镇(含5镇:中城镇、安居、虎峰、平滩、西泉)。1949年12月2日,铜梁解放,22日成立铜梁县人民政府,隶属川东行署璧山专员公署。1952年12月17—20日,铜梁县召开人大会议,决定将44个乡调整为65个乡,接着又调整为98个乡。1953年4月13日,铜梁县所辖的第六区(板桥区)所属板桥镇、柳溪乡、三教乡、云龙乡、玉峰乡、寿永乡6个乡镇划归永川县。同年8月17日,铜梁转龙乡的蓝家村划归大足县,大足县雍溪乡部分村划入铜梁县;8月24日,铜梁县的十塘乡划归合川县。同月,全县设为11个区、105个乡级行政单位。1955年12月,全县合小乡为大乡,将105个乡级建制调整为56个建制乡镇,乡镇人民政府改称乡镇人民委员会。1958年9月下旬,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原56个建制乡镇改为“政社合一”的56个人民公社,村改为管理区,其下为生产队。同年,全县又调整组合为37个人民公社。1961年12月,全县又调整为1镇(城关镇)10区,辖62个人民公社,实行公社、生038区情概览产大队、生产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1983年2月8日,中央批准重庆成为全国首批经济计划单列市。4月,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铜梁属重庆市管辖。同年12月,恢复县、区、乡建制,全县有1镇(巴川)10区65个乡(含安居、虎峰两个乡级镇)。1994年1月5日,全县行政区划实行“撤区并乡建镇”改革。全县调整为33个乡镇,均升格为县辖区级建制。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铜梁仍为重庆直辖市辖县。2014年5月2日,国务院批复重庆市撤销铜梁县,设立铜梁区。7月15日,重庆市铜梁区正式挂牌。2006年10月,撤巴川镇设巴川街道;由原巴川镇部分城区和土桥镇部分村社设南城街道;撤全德镇设东城街道。2014年9月,撤蒲吕镇设蒲吕街道;2015年4月,撤旧县镇设旧县街道。2022年全区有5个街道、23个镇,辖266个村、67个社区,4050个村民小组与553个城镇居民小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小龙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便民地图 数字人播报 数智大脑 元宇宙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