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征求意见稿2021.1.6)
铜梁区生态环境局
2021年1月
目录
前言 5
第一章准确把握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8
一、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出成效 8
二、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12
三、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要机遇 15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基本原则 17
三、主要目标 18
第三章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建绿色低碳转型示范 20
一、推动大美铜梁绿色发展 20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1
三、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23
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4
五、营造绿色发展营商环境 25
六、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26
七、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6
第四章严格管控生态空间,筑牢全区重要生态屏障 27
一、筑牢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28
二、不断优化空间布局 29
三、保护重要生态系统 30
四、治理修复生态退化区域 31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 32
第五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宜游生态福地 33
一、持续优化改善水环境质量 33
二、精准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6
三、协同防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37
四、科学治理改善农业农村环境 39
五、强化防控改善噪声环境影响 41
第六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夯实生态环境安全基础 42
一、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42
二、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44
三、提高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水平 45
四、强化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 46
五、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社会稳定风险 47
第七章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渝西生态创新之都 48
一、深化生态共建 48
二、深化污染共治 50
三、深化政策协同 51
四、深化执法联动 51
第八章精准科学联动依法提升治理能力,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52
一、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 52
二、提高生态环境精准治理能力 53
三、提高生态环境科学治理能力 56
四、提高生态环境依法治理能力 57
五、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58
六、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59
七、健全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建设 61
第九章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62
第十章健全规划保障措施 66
铜梁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程任务表 69
铜梁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大项目表 75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两次亲临重庆视察,并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要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时强调,要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推进两地生态共建和环境共保,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市委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污染防治力度加大,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成效显著。最具战略指引意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重庆视察并对重庆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全市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重庆赋予了战略使命、带来了重大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铜梁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铜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制定《铜梁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科学制定《铜梁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于铜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建设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进一步提升铜梁区的生态魅力、都市魅力和人文魅力,推动铜梁区建设全力打造创新生态示范区,奋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际大都市后花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规划是“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制定相关专项规划、行动方案、政策措施时应当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落实本规划的要求。规划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准确把握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十三五”时期,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坚决向污染宣战。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期间,铜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通过加强环境基础建设、深化环境污染防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且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同时,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原乡风情·大美铜梁”的塑造和包装还待进一步挖掘。“十四五”时期,是铜梁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必须认清形势,攻坚克难,抓住机遇,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的制定和实施推动铜梁区各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发生根本性转变,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大环保体系逐步形成。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区城乡居民生活方式、消费理念绿色化,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建成12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西郊话语悠游谷成为热门打卡地,铜梁先后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全国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铜梁区乡村振兴工作。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铜梁大地主旋律。
绿色产业助推经济发展。实施制造业绿色升级行动,积极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加强对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制订工业园区环境准入清单,紧盯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优质项目抓精准招商。大力实施“实业立区、创新强区、开放兴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抓增量继续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抓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上档,抓科技做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抓质量效益培育领军企业,抓精细服务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打造环保产业园,实现产能升级、产业升级、发展水平升级。全区把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工业经济增量提质的重要抓手,通过定向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双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出台《铜梁区扶持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企业上市培育实施方案》《龙乡人才政策十条》等政策,不断完善支持企业融资、用工、技改、扩能、上市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切实增强了企业获得感。全区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积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低碳产品节能认证。开展了废轮胎、废塑料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鼓励相关企业采用先进工艺、集聚发展,提高再生利用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扎实推动“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9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5 年下降43.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20.13%、14.85%。市控断面涪江、琼江水质总体优良,小安溪水质持续改善,城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区主要河流水质全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土壤、声、辐射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生态环境系统健康稳定。划定全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78.16平方公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推进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坚持山头不推、稻田不填,尊重山形地貌、顺应自然肌理,建设温润宜人诗意原乡、田园都市,全面加强园林绿化管护,美丽乡村鲜花打造建设,建成玄天秀水生态画廊、原乡中央公园、望山公园、见水公园,逐步打造山、水、城、景有机融合的城市园林景观,全区林地面积达到67 万亩,森林面积达到65万亩,湿地面积达5.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50%。全面推进涪江、琼江、小安溪、淮远河等主要河流体系的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实施小北海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涵养工程,建设水资源涵养林9860平方米,自然湿地6290平方米;实施黎家沟水库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建成水资源涵养林9.64万平方米、自然湿地4047平方米;完成邹家沟水库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和石鱼、二坪镇小安溪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栽植经果林403.04公顷,封禁治理328.37 公顷,保土耕作599.04公顷。实施矿山重批绿衣生态修复行动,完成恢复治理面积703.2亩(要核实)。铜梁“山水之城、国际大都市后花园”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一批环境问题有效解决。完成24个镇级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和主要河流水质达标,对琼江铜梁城区取水点、大滩水库、响水岩水库等10个饮用水源地进行综合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及取缔,确保了全区水源安全。取缔非法码头23座,转运码头货运、拆除设施设备,并进行复绿;完成100余家餐馆餐饮油烟治理;完成企业废气、非煤矿山(碎石厂)粉尘污染治理;淘汰关闭落后砖瓦企业11家,分类治理烧结砖瓦企业26家。全面消除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空白村;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农村污水乱排乱放逐步得到有效管控。督促完成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建成一批城乡污水管网、垃圾渗滤液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专栏1 铜梁区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15年 |
属性 |
指标完成情况 | |
1 |
生态保护红线占幅员面积的比例(%) |
-- |
预期性 |
13.19 | |
2 |
森林覆盖率(%) |
45 |
预期性 |
47 | |
3 |
建成区绿地率(%) |
18 |
预期性 |
19.5 | |
4 |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达标率(%) |
-- |
约束性 |
98 | |
5 |
重点工业企业SO2排放达标率(%) |
-- |
约束性 |
100 | |
6 |
烟尘、粉尘排放达标率(%) |
-- |
约束性 |
100 | |
7 |
城区PM2.5年均浓度(ug/m3) |
50 |
约束性 |
35 | |
8 |
工业废气处理率(%) |
-- |
约束性 |
100 | |
9 |
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 |
-- |
约束性 |
45 | |
10 |
城镇清洁能源使用率(%) |
-- |
约束性 |
99 | |
11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
322 |
约束性 |
完成市级年度目标任务 | |
12 |
饮用水源达标率(%) |
100 |
约束性 |
100 | |
13 |
地表水质达标率(%) |
90 |
约束性 |
95 | |
14 |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 |
98 |
约束性 |
99 | |
15 |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约束性 |
100 | |
16 |
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无害 化处理率(%) |
-- |
约束性 |
98.5 | |
17 |
城镇污水处理率(%) |
85 |
约束性 |
95 | |
18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
化学需氧量削减率(%) |
0.1 |
约束性 |
每年完成了市级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 |
19 |
二氧化硫削减率(%) |
0.2 | |||
20 |
氨氮削减率(%) |
0.6 | |||
21 |
氮氧化物削减率(%) |
0.1 | |||
22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1 | |||
23 |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67113 |
约束性 |
67113 |
二、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绿色发展面临较大的资源要素制约。随着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生态环保硬性约束将不断增多,铜梁产业发展与能源资源之间的制约矛盾在加剧,城市扩大规模中如何推动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也面临挑战。同时,土地资源、资金保障、人力资源匮乏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且随着铜梁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人力人才等要素资源将面临一定程度的虹吸和外流效应。
产业竞争力、城市形象鲜明度有待提升。铜梁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园区偏小、产业层级偏低,缺少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高技术企业,主导产业方向尚不清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尚待增强。铜梁在区域板块中的城市形象尚不鲜明,“原乡风情·大美铜梁”的塑造和包装还待进一步挖掘,部分区域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领域补短板任务依然艰巨,整体看与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建设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自然保护地监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一是范围划定欠科学,规划调整审批难。初始划定自然保护地时,考量人口、产业、经济发展等必要论证工作不够细致,将一些村庄、公路、景点等划入核心范围内。如巴岳山——西温泉风景区中的玄天湖度假区区域内长期生活的群众较多,导致部分符合条件的自然保护地调整划定范围受到影响,开发利用受限。二是调整重叠,属地监管难度大。自然保护地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重叠现象突出,存在同一地域重叠现象突出、界限不明,且部分地域一跨多界,出现多头管理、跨地域管理难等问题。三是管理机构未建立,监管责任未落实。自然保护地监管不到位,毓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未建立、人员未落实,不能及时有效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
大气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大。一是污染物控制难度突出。随着开发建设的推进,铜梁区以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为主要代表性污染物的污染特征显著,2017年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年均值分别超标0.09倍和0.51倍。2017年,全区涉大气污染投诉242件,占环保总投诉的41.23%。(数据需更新)工业方面。水泥制造、家具制造、砖瓦窑、造纸等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高,拟新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将进一步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工业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同时,全区工业园区涉及喷涂企业较多,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深度治理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未来工业源减排空间有限。扬尘方面。未来一段时间,以巴川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蒲吕街道为主的中心城区开发建设持续推进,辐射面积大、建设周期长,扬尘污染仍是影响空气质量达标的关键因素之一。交通方面。全区机动车保有量逐年稳步提高,导致氮氧化物等污染排放量不断升高。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象由以工业企业为主向全社会污染源转变,综合控制难度加大。生活源方面。目前全区尚未统一建立餐饮单位管理台账,餐饮油烟管理尚未压实到乡镇(街道),存在盲区,油烟扰民问题较为突出,餐饮油烟事前事中监管、事后执法机制有待完善。二是自然禀赋较差。铜梁区属川东南平行褶皱区,华蓥山脉延伸低山丘陵体系,三面环山,多年平均风速小、静风频率高、相对湿度大,地理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大。一是水环境承载力和潜在压力较突出。铜梁区小安溪铜梁段途径蒲吕、旧县,对高新区产业布局有较大影响;全区部分水环境问题还具有区域性、社会性,治理工作难以短时间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水环境整治、保护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巩固。二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监管问题突出。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没有专人管理,运行中的问题得不到快速发现,基本运行得不到保障,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功能衰减,生活废水直排;由于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时间早、工艺落后,导致设施运行不稳定时有发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预算不足设施的有效运行无法得到保障。三是农村面源污染防控不到位。部分农村居民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意识不够,农户较分散,分散生活污水整治需较长时间;跨区域流域联防联控比较薄弱,统筹协调不到位。
水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矛盾突出。铜梁位于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主轴线上,是大都市区的特色产业基地,是新兴工业城市、重要的产业承接示范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区内工业发展迅速,综合配套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但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的水资源供给不足,将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铜梁区水资源主要有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68mm,小于全市平均值1184mm,地表水资源量为6.0599亿m3;外来过境水流经铜梁区的主要有涪江、大安溪(琼江)、小安溪三条河流,过境水资源197.12亿m;地下水虽有一定储量,但埋藏深,缺乏开采利用的资金,因此现利用量很小,地下水资源量为1.5433亿m3;铜梁区水资源总量为7.9197亿m。根据2015年全区人口845254人,人均水资源量仅937m3/人,仅占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1882m3/人),49.8%,远低于长江流域人均水资源量2330 m3/人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187 m3/人。
土壤污染日益突出。一是监测基础数据不足。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监测点重点针对农用地、“涉重”企业周边,覆盖面仍然较窄,目前还未大范围开展,加油站、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土壤监控工作,基础数据较少,无法反映本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二是场地调查面广量大。辖区污染企业关闭搬迁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遗留工业用地土壤调查工作面广量大。三是防控能力有待提升。现有土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化管理仍依赖于全市土壤污染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收集不全面,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现有土壤监测仪器设备、新型土壤污染物监测能力滞后,大气、水、土壤全要素协同监管机制尚未建立。土壤环境监督执法、风险预警、应急体系建设也相对滞后,土壤环境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分类管控亟待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不同的管控要求、重点污染物、行业和区域、保护与修复要求尚未明确,针对不同土地用途的土壤环境分类管理体系尚未建立,与土壤管控差异管理、精准施策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加强。全区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尚需加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不够,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化政策和长效机制还欠缺,智慧化管理能力还需加强,综合管理、精细化和高水平管理水平依然薄弱。全区联防联控机制还需加强,在与周边区县开展项目会商、预警预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不及时、不彻底、不全面等问题。
三、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要机遇
国家发展战略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重要机遇。中央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切实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位及对重庆市发展定位要求,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空前机遇。铜梁区地处成渝经济区双核辐射交汇地,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打造中华龙文化知名旅游目的地,承接成渝两城功能外溢产业转移,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品质生活典范区。
思想引领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创造了政治环境和条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陈敏尔书记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为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铜梁区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为进一步推动铜梁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条件。
铜梁区发展定位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一直以来,铜梁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全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窗口。未来一段时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梁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解决区域和城乡环境不平衡问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制度机制改革为生态环保释放政策红利。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首次通过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保障。目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督察等一批重要机制也更加成熟、更具操作性,基本形成了适应目前发展形势和发展阶段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在此背景下,铜梁区在“十三五”期间,制定发布了《铜梁区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等系列制度机制文件,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等制度在铜梁区全面落地;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创新发展等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制度机制改革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的了政策红利。
“十四五”时期,铜梁区面临的区域发展形势更加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显著提升,生态环境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树立新思维,瞄准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继续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趋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先进制造示范区、创新生态示范区、城乡融合示范区、营商环境示范区,奋力把铜梁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际大都市后花园。以协同拉动绿色生活与生产方式转型,突出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重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对铜梁“三山两峡谷”生态空间资源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重点优化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布局,筑牢全区重要生态屏障;以持续优化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严格管控和修复受污染建设用地,控制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污染,加强噪声环境精细化管理为重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立体化”环境应急预案体系为重点,夯实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以深化生态共建、污染共治、政策协同、执法联动为重点,充分发挥成渝中轴线上的“桥头堡”作用,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以精准、科学、联动、依法、提升治理能力为重点,形成科学决策、靶向治疗、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努力在重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正确把握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山水、田园、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展示“原乡风情、大美铜梁”特色。
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把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保障人群健康作为根本出发点,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区域协作,系统治理。推动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在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中推动与周边区县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建成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面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持续增强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政府、企业、公众”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损害赔偿、生态补偿、自然资产核算和离任环境审计、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新制度和新模式。
智慧驱动,协同联动。完善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强大动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联动配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5 年,铜梁区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绿色强生态,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推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50%,生态屏障作用更加巩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国际大都市后花园初步建成。“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全面呈现,彰显山水颜值、人文之美、生态原乡田园的高品质生活典范区特色。全力打造渝西生态创新之都、创新生态示范区,奋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到2035 年,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总体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重要生态屏障全面筑牢,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城景深度融合,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专栏2 铜梁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
领域 |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类型 |
2025年 目标值 |
生态保护修复 |
1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 |
% |
约束性 |
部门审定数据为准 |
2 |
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 |
% |
约束性 |
16 | |
3 |
森林覆盖率 |
% |
约束性 |
50 | |
4 |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 |
预期性 |
≥55(43) | |
绿色发展 |
5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 |
% |
约束性 |
[16.5] |
6 |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 |
% |
约束性 |
[15] | |
7 |
单位GDP水耗下降率 |
% |
约束性 |
[30] | |
环境质量改善 |
8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
天 |
约束性 |
320 |
9 |
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 |
μg/m3 |
约束性 |
≤35 | |
10 |
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 |
% |
约束性 |
100(90.5) | |
11 |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 |
约束性 |
100 | |
12 |
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 |
预期性 |
100(93) | |
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13 |
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率 |
% |
约束性 |
[5] |
14 |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下降率 |
% |
约束性 |
[5] | |
15 |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率 |
% |
约束性 |
[5] | |
16 |
氨氮排放量下降率 |
% |
约束性 |
[5] | |
环境风险防范 |
17 |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
% |
约束性 |
92 |
18 |
受污染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 |
% |
约束性 |
92 | |
19 |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考核合格率 |
% |
预期性 |
95 | |
20 |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 |
% |
约束性 |
100 |
(与全市保持一致)注:
1.带[ ]的数据为5 年累计数。
2.“—”表示“十三五”期间未进行考核统计,无现状数据。
3.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指标,因“十四五”期间考核的断面数量比“十三五”期间大幅增加,故2025 年目标值有所调减。
4.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等由国家考核的约束性指标的目标值为预计数,最终以国家下达数为准。
第三章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建绿色低碳转型示范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力推动大美铜梁绿色发展、推动产业提质等七项重大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等,把空气变财气、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林地变宝地。协同拉动绿色生活与生产方式转型,突出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全市的先行示范作用,把铜梁区打造成全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样板。
一、推动大美铜梁绿色发展
打造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示范城市。充分运用历史人文、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六赢山、小北海,巴岳山、玄天湖等优越的山水资源引入城市,推动原乡中央公园、望山见水公园、西郊花语悠游谷等建设,促进“产城”与“景”“文”的深度融合发展,率先建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示范城市。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努力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坚持生态城市生态建,以产城景融合为目标,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大力实施城市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淮远新区、科创新城两大作业面,打造温润宜人的生态原乡田园都市。
推进生产生活绿色转型。推动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业绿色转型,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实施“绿满铜梁”行动。统筹全区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编制实施琼江、小安溪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联合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形成以山体绿地、滨水绿地和人文绿地为核心,公园绿地为点,道路、滨江湖绿地和步道景观绿廊为线,附属绿地为面,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山水渗透城林相融的立体网络结构。
打造道法自然田园城市。围绕“原乡”主题,彰显山水颜值、人文之美。淮远新区按照“产城景”一体要求,提速推进美术馆、龙文化演艺中心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新城。进一步提升原乡中央公园、望山公园、见水公园品质,打造“夜游淮远”旅游项目。玄天湖景区结合绿道、温泉、康养主题,培育壮大以运动休闲、健康养生、旅居养老为主的高端康养产业。小北海片区围依托湖库资源和高等教育资源,强化生态湿地保护,着力打造康养胜地。龙城天街打造为集“吃喝玩乐”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
二、推动产业提质
深化绿色创新驱动。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精细化、专业化监管水平,强化放射性废物和电磁环境管理。把绿色化作为铜梁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基石,推进绿色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突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主导产业,打造两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产业提质行动,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把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作为核心任务,推广集约化经营、生态化生产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推进“铜梁区绿色制造2025”,培育再设计和在役再制造新兴服务型产业,引导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现代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促进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绿色转型,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利用综合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对达不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的产能、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超过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排污、产品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能,依法责令整改、停业整顿或关停退出。深化“腾笼换鸟”,加快城市建成区、小安溪等重点流域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继续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
提高存量企业资源环境绩效。依法将高排放、高耗能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单,调查和诊断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实施清洁生产方案。鼓励其他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用更少的排放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深入跨区域用能权交易。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具备整体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企业,推动智能装备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开展制造业绿色革命,加大现有企业污染防治和治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力度,全面关停治理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
三、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配合全市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EOD)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旅游、城镇开发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以工业园区、小城镇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模式试点。继续深入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环境医院、环保管家等服务模式。推进与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相适应的工程项目实施模式,开展按效付费的生态环境绩效合同服务。配合全市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一体管理体制改革。鼓励采用“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对工业污染地块进行修复。探索绿色产业链创新模式。
实施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重大工程项目谋划和实施,努力做大市场规模。推动环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提高环保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承担生态环境科研或技术示范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建设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拓宽节能环保产业增信方式,探索将用能权、碳排放权、合同能源管理收益权、特许经营收费权等纳入融资质押担保范围。
引导环保产业规范发展。配合全市依托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研究发布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基准收益率,引导行业投资合理收益。倡导质量优先的评标原则,加大生态环境技术和生态环境效果评分权重,有效防止恶性低价中标。不得以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等形式为特定企业在招投标中谋取竞争优势。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施煤炭减量开发,控制煤炭消费量,全区煤炭消费总量及比重持续下降。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提高煤炭洗选比例。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基本淘汰燃煤锅炉(是否妥当,请大气环境科提修改意见)。增加天然气供应,大力推动页岩气开发利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有序发展水电、风电、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地热等非化石能源。建设智慧能源体系,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严格执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在部分重点行业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排总量管理。推动全区和重点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制定明确的达峰目标和路线图。建立项目碳排放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协同管理机制。探索开展重点碳排放单位的碳排放信用评价。创新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请大气科提修改意见)积极参与制定地方低碳技术规范和标准,推行产品碳标准认证和碳标识制度。持续推进“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建立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等3类产品的价值实现体系。
建设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增加林业及其他生态系统碳汇。严格执行全市低碳技术规范和标准,推行产品碳标准认证和碳标识制度。推进低碳产业发展,普及低碳生活方式,落实碳排放交易制度,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示范,推动低碳发展区域合作。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面向重点碳排放企业、第三方市场机构等群体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系列培训。开展“全国低碳日”系列宣传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绿色生活创建,开展西郊示范片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示范镇街”等示范创建。构建绿色城市标准化技术支撑平台,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新型建材。统筹布局电动汽车充换电配套设施。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鼓励引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推行绿色产品优先,倡导绿色办公,促进绿色消费。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培育绿色消费文化。
强化污染物减排。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指标削减替代制度,对环境质量达标的区域及时调整替代比例。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统筹平衡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对民生、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及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项目排污总量指标。在区域内和部分重点行业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排总量管理。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16.5%以上。
实施清洁生产。推进清洁生产,进一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和污染治理技术升级,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试点,建设绿色工厂 、绿色园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实施农用地土壤分类管控,强化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和绿肥种植。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科学用药。
五、营造绿色发展营商环境
落实新建项目生态环境准入规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硬约束。进一步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引领作用,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落实环境保护综合名录、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重庆市产业投资准入等规定,严控高污染、高环境风险项目和过剩产能项目上马。积极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严格落实产业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环保等资源利用高、生态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大力引进龙头型企业、基地型项目,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优化环评审批流程,拓展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完善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机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网上办”“掌上办”政务服务,做好提前对接和跟踪服务。指导各镇街道产业布局、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持续强化源头控制,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优布局、控规模、调结构和促转型中的作用,坚决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的“三挂钩”,从严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
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园区管理,严格遵循产业规划,合理布局相关产业。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和执法,依法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为环境守法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创新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监管方式,落实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超标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对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合法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在环境管理、执法监管中,严格禁止“一刀切”。
六、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大力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大力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型农业,开展试点示范行动,推动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推进再生资源利用。鼓励使用再制造产品。持续推进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形成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分拣中心为纽带、集散市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再生资源行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规范行业运行机制,推进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和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推动产业循环式发展。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结合行业特点完善工业循环产业链,促进产业互为上下游、原料互为支撑、良性循环耦合。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升级,提升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资源产出率和能效水平,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
七、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落实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上线。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取、供、输、用、排水各环节管理。持续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强化琼江、涪江、小安溪流域、巴川河、淮远河等重点河流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上线管控要求。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需、因水制宜、量水而行,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力度,加强重点领域节水,实施农业节水增效,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强化城镇节水降损。严格用水定额,建立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开展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到202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降低15%。
严格用地总量控制。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强度控制,推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以上。持续推进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年度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率均达到15%以上,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健全完善用地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节约集约目标考核。倒逼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提升,在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稳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减少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地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工作,统筹保障建设用地供给。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农田质量、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提高能源节约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强化节能评估评审查,保障合理用能,限制过度用能。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进重点产业能效改造提升,着力提高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节能科研力度,鼓励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推动能源互联网创新。推动清洁低碳和可再生能源消费,稳步有序推进电能替代。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为,加强节能和控制能源消耗目标责任管理,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抓好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节能,强化高耗能产业能耗限额标准审查,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xx%。
第四章严格管控生态空间,筑牢重要生态屏障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为重点,以涪江、琼江、小安溪等水系生态涵养带和巴岳山、毓青山、仙隐山山系生态屏障为主体,以交通廊道、绿色廊道、城市绿地为补充,科学规范、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加快构建复合型、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空间体系。以“逐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目标,依据全区“生态屏障作用更加巩固”的要求,在对铜梁“三山两峡谷”生态空间资源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空间布局、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等六项重点任务。“十四五”期间,力争在“优化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布局”上为全区打造创新生态示范区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一、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科学合理编制铜梁区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多规合一”,整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各类规划,并积极融入“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健康城市”先进理念,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力争将铜梁纳入主城区一体化规划建设。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从严控制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鼓励城镇空间和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条件的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根据生态保护需要,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各类工程实施,因地制宜促进生态空间内建设用地逐步有序退出。把淮远新区、小北海片区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的示范区,打造“产城景”一体的生态新区,让居民在城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科学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将玄天秀水生态画廊划入生态红线,落实永久性生态保护,严格控制玄天湖周边开发建设活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配合全市加快建设全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台账数据库,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网络。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的要求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开发建设活动,严禁擅自占用和改变用地性质。生态保护红线内原有居住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不得随意扩建和改建,红线内已有的农业用地建立逐步退出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红线内违法开发建设活动以及毁林、捕猎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
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加强湿地保护,强化湿地类型自然公园建设,建设小微湿地群落示范点。积极创建国家公园。配合全市完成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充分考量全区人口、产业、经济发展等必要论证工作,依法依规解决自然保护地设置不合理、划定不科学等历史遗留问题。强化自然保护地监测、评估和监督,持续开展“绿盾”等专项行动。配合全市探索建立综合执法机制,解决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
筑牢重要生态屏障。构建以城镇森林屏障为主的城镇绿色生态系统,强化涪江、琼江、小安溪河、淮远河、平滩河、久远河等主要河流及小北海水库、玄天湖等重要水源保护地的监管和水体保护,充分保证水资源利用质量。推行林长制,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建立健全天然林用途管制和保护监管制度,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强化森林防火能力,持续提高全区森林覆盖率。加强水系生态廊道保护,深化落实河长制,划定重要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生态空间“蓝线”“绿线”和“灰线”。根据生态保护需要,结合土地综合整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各类工程实施,因地制宜促进生态空间内建设用地逐步有序退出。严格保护巴岳山和毓青山农林资源,限制各种建设行为对其生态环境的破坏。配合全市定期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进行预警。
二、不断优化空间布局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聚焦“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加强战略协同、规划衔接,完成重庆主城都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铜梁分区规划编制,形成“双百”城市发展框架及“一城三区”全域城镇空间格局。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思路,推进科创新城、淮远新区、龙腾片区、高铁新城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医疗、生态、文化优势,加快集聚人口和产业,加快建成“双五十”城市。优化空间形态,强化城市第五立面管控,塑造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特色空间。把淮远新区、小北海片区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的示范区,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的生态新区、生态田园都市和海绵城市。建设城市观景台、生态广场、亲水公园,打造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做强中心城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加快建设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塑造城市风貌,统筹产业园区、城市街区、景区景点建设,充分挖掘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色风物,彰显原乡风情、大美铜梁独特魅力。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按照“串点连线、成片扩面”的整体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精品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精品养殖、精品民宿为方向,高质量发展“绿道经济”,着力培育农村生态一流、农业产业一流、示范效应一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在空间上形成“初加工小镇-深加工基地-研发/物流中心”的布局体系。加快建设北部、南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北部区域以安居古城开发建设带动少云、高楼、维新等周边各镇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发展。南部区域做强大庙工业组团,带动围龙、虎峰、永嘉等周边各镇提升工业配套能力。西部区域做强平滩、侣俸等特色农业,联动双山、小林等周边各镇发展精品粮油、精品果蔬。预留与大足联动发展的空间。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秉持“山头不推、稻田不填”,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打造温润宜人的生态原乡田园都市。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山水为脉将生态绿廊引入街区,在空间尺度中留住乡愁记忆,打造山水田园城景融合发展的高品质生态新区。编制生态高新区总体规划,控制城镇和高新区扩张对耕地的过多占用。从严控制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鼓励城镇空间和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条件的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依托兰渝高铁,联动安居镇、太平镇、中心城区、庆隆镇打造成渝北线经济走廊;依托成渝中线高铁,以大庙为核心、带动围龙、华兴形成成渝中线经济走廊;以侣俸镇为依托,带动平滩、双山、小林等传统农业乡镇,打造西部乡镇农旅经济示范带。依托铜安高速通道,以平摊、侣俸、双山、小林等区域为重点,培育绿色生态“环抱”、绿色产业集聚的生态小镇。以中心城区为支点、旧县新型产业发展区为引擎,串联毓青山沿线小城镇,在现有已形成的工业发展带基础上完善发展成为制造产业拓展带;依托现有中心城区,辐射土桥镇、太平镇以及蒲吕街道形成城乡统筹一体化区域;中心城区作为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旧县作为新型产业发展区,二者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城乡统筹一体化地区;将安居、侣俸、大庙作为全域北部、西部、南部的发展支点,服务各片区乡镇并带动各片区的发展。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要求,以原乡中央公园为依托,建设由一级淮远河生态主廊道、二级生态汇水廊道、三级地块低影响开发系统共同构建的生态海绵系统,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三、保护重要生态系统
保护生态系统。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进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力开展国土绿化,优先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持续推进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重大工程,构建点、线、面一体化的生态保护体系,确保全区林地面积不少于67万亩。以巴川河、淮远河、涪江、小安溪流域生态屏障建设、安居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修复为重点,全面推进流域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建设等工程,实施防护林退化林修复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实现防护林改造50万亩、退耕还林20万亩、人工造林5万亩、公益林22.5万亩,并加强67万亩林地管护。对安居国家湿地公园、毓青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温泉市级森林公园、西温泉-巴岳山风景名胜区、安居提水工程水源地和双寨水库等重要水源地、典型河流湿地、水生野生动物和重要经济水产种质资源划定保护范围,开展湿地和地下水体生态系统的提档升级,构建湿地和地下河生态网络体系。积极培育湿地生态产业,持续推动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区、湿地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示范建设。
保护和建设城市生态系统。严守城市绿线,加强古树名木等重要生态资源保护,建设环城林带、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新改建一批社区公园、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积极推进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为重点的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实施裸露边坡绿化整治。开展桥头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在道路绿化带、街头游园栽种色叶树种和开花植物,推进城市增花添彩。加快建设海绵城市,科学布局渗、滞、蓄、净、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推广海绵型建筑、小区、公园和绿地。
四、治理修复生态退化区域
治理水土流失。以蓄水、保土、造林、种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实施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以重要水源地(水库)集雨区、重点河流为重点,完成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辖区内消落区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严格落实河湖沿岸保护线,继续实施水土保持沿城、沿库、沿河、沿路“四沿”战略,加强巴川河、淮远河、涪江、小安溪流域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修复和治理,因地制宜实施恢复治理工程。积极推动区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治理石漠化。探索石漠化区域生态化利用,推进石漠化农耕地生态恢复,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实现耕地蓄水保土。继续完善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加快农林复合型综合治理模式在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中的应用。
治理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强化重要水源地、人口密集场所、周边地灾隐患点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避险移民搬迁工程,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依法依规开展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强化绿色矿山名录管理。深化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成效,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修复”的原则,引导督促矿山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开展生态修复。深化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工作,优先实施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依法依规关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乱采滥挖的矿山。到2025年,完成矿山恢复治理面积xxx平方公里,建设矿山公园xxx公顷。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
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观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实施长江上游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建立禁捕长效机制。开展全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分布、动态变化和威胁因素。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和观测样区建设。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行动”等发现的生态环境热点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调查与评估。开展全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查明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的知识、做法,识别保护空缺。
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琼江、涪江、小安溪流域、巴川河、淮远河等重点河流生物多样性。开展水生生物及其栖息生境调查,配合全市实施琼江、涪江、小安溪流域、巴川河、淮远河等重点河流土著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实施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等关键生境保护修复工程。配合全市开展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性培植、繁育,开展人工繁育养殖种群回归自然的试点示范实验。配合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网络建设。加强全区范围内珍稀濒危物种的就地保护与种群恢复。加强对特有水稻品种等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保护,推动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引种回归等设施建设,完善铜梁区物种资源数据库。
严控外来入侵物种。严格执行外来入侵物种监督管理办法等监管法规,调查铜梁区外来入侵物种的数量、分布及危害程度,建立外来生物入侵数据库。按照全市要求,建立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入侵预警报告制度和控制技术体系,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和扩散。完善生物安全检验检疫机制,严格外来物种引入管理。对造成重大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开展治理和清除。
第五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宜居宜游生态福地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让铜梁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常态化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重点河流湖库和地下水水质,着力解决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问题,把绿水变富水,确保市控断面涪江、琼江水质总体优良,全区主要河流水质全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加强细颗粒物(PM2.5)、臭氧(O3)、氮氧化物(NOX)等重点多污染因子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把空气变财气,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和修复受污染建设用地。聚焦农村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污染两大领域,加快补齐农村污染治理短板,加强噪声环境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一、持续优化改善水环境质量
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开展“散乱污”“偷排、漏排、直排”“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系列专项行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面摸清琼江、涪江、小安溪流域等重点河流入河排污口底数,制定整治方案并持续推进整改,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到2025 年,完成全区排污口排查,建成排污口监测网络和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完成江河沿线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加快补齐污水管网建设短板,强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工作。到2025 年,全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 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5%以上。推进到港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实现港口码头船舶垃圾接收装置全覆盖。对工业企业、城市及街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畜禽养殖场、医疗机构、餐饮行业、洗车场、建筑工地、船舶和“小散乱”企业等领域、场所逐级排查,深入查找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源头,建立问题清单,持续整改。
修复水生态扩大水环境容量。强化水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建立涪江、琼江、小安溪等跨界河流水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实施水质变化实时动态监控。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利用水资源。明确河流生态水量,加强水库联合调度保障下泄流量,深入开展小水电问题清理整治,保障流域基本生态用水需求。以重点流域、城市河段及其他重要水体为对象推进滨水绿地等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推进琼江、涪江、小安溪流域、巴川河、淮远河等江河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实施“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开展水源涵养区建设,确保饮用水水源地集水区范围内生态良好。加强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保护力度,开展受损生境开展修复和人工生境替代工程建设。严格落实全区江河退捕和十年禁捕政策并妥善安置渔民。持续开展重点河流和水库富营养化监测预警及控制。建设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同心桥中型水库、太平水厂。建设濑溪河大灌区(铜梁片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智慧水利。对接长征渠建设。到2025年,涪江、琼江河段污染物排放稳定优化在一级A标,始终贯彻“先治污后通水、环境质量改善”原则,落实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总量减排目标。深化重点领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整治船舶和港口污染,确保船舶、码头污水零排放。清理农村黑臭水体,开展乡镇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一步提升小流域水质。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建成区城市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分别达到100%、93%以上。
加强重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强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全面提升城乡水资源安全保障。完善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做深做实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将饮用水源及水质达标压力较大断面、水体列为优先控制对象,综合运用水资源调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等措施提高水环境质量。同时,防止发生退化,现状水域功能不达标的断面、水体逐一制定水质达标方案,一河一策精准施治。加强污水排放在线监控,持续开展排污口整治。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逐步恢复部分河流水生境指标,对岸边带进行绿化改造,采用岸边植物、沉水植物等景观修复途径来改变水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方式,进而提高水体的自净功能,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开展地水下污染修复试点,实施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区域污染与地下水污染的协同防治。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路径,保持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化、风险防范与应急能力建设,强化日供水一千吨以上或服务人口一万人以上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监管,全面清理整治保护区内的环境问题,加强水质监测,到2025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在建同心桥水库库周2家工业企业搬迁、关闭,推动水库上游福果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迁移工作。保障分散式农村饮用水水源饮水安全。加强地下水型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开展调查评估、规范化建设和综合整治。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关闭和取缔勘探、开采矿产资源、堆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的项目。开展生活污染源治理,采用适宜的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或氧化塘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加强保护区内原住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监管,加大力度保障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
二、精准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深入控制工业污染。实施“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依法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降低煤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加强水泥、煤炭、砖瓦、陶瓷、建材加工等行业废气无组织排放监管。推进铜梁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推进实施水泥行业等量或者减量替代,严格执行水泥行业氮氧化物、颗粒物超低排放标准。鼓励辖区内水泥、烧结砖瓦窑企业错峰生产。以工业涂装、电子、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等行业为重点治理挥发性有机物,配合全市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征税范围。
突出控制交通污染。加快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推进构建“车—油—路”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加大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 年全区新能源车比例进一步提高。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加强油品质量联合监督。大力推动公交车、出租车纯电动化。进一步深化高排放车辆限行措施,对货运车辆(含运渣车)实施按排放标准、按时段、按路线精细化管控。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建立区域柴油车管理台账和超标车辆信息库,将一年内超标车占总数10%以上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强化高排放营运柴油货运淘汰,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国Ⅱ标准以前的汽油车、基本完成国Ⅲ标准以前的柴油车淘汰;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回收,鼓励使用电动和天然气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制造、进口和销售不符合要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强化港口码头、机动船舶等移动源污染治理。鼓励夏秋季错峰加油。
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建筑面积5 万平方米以上工地全部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并联网,实施扬尘污染源“红黄绿”分类管理,突出道路扬尘、施工扬尘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推进扬尘控制示范工地、示范道路创建和巩固工作。加强道路冲洗保洁力度,逐年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率的比例,明确道路冲洗、洒水频次并完善质量考核机制。强化建筑垃圾运输车许可证、通行证核发监管、运渣车运输环境执法检查和密闭运输标准宣传教育。强化生产经营扬粉尘控制,加强工业堆场、码头、搅拌站、烟尘等管控,采取覆盖、喷淋或其他除尘、降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强化散排单位监管,禁止露天切割石材、木材等产生粉尘的建筑材料;强化土石方规划引领,严格执行渣场渣车“三证合一”制度,加强运渣车冒装撒漏、车容脏乱、带泥上路、无证运输和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监督执法,推行使用具备全密闭功能的运渣车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加大渣土密闭运输联合执法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定车辆、定线路、定渣场”要求。加强企业堆煤、堆料、建筑渣土消纳场和混凝土搅拌站粉尘排放监管。
精细化管控生活污染。加大秸秆资源利用率。推动实施餐饮油烟排放智能监管和深度治理,将餐饮油烟监管责任压实到镇、街,对现有餐饮业开展执法监测,查处排放污染物不达标、油烟净化设施闲置等违法行为;督促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食堂带头治理餐饮油烟污染,探索对大气质量监控点位周围等敏感区内机关食堂、大型餐饮企业等重点单位安装在线监控系统,推动油烟排放智能化监管,鼓励开展油烟净化设施三方清洗维护。配合全市推广城市建成区电烧烤和集中熏制食品,巩固和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禁止城市建成区、人口集中区域的露天焚烧行为。
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管理。配合全市加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建设,为全区大气环境管理尤其是重污染天气时应急管理提供及时、科学的依据。到2025 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稳定达到现行标准,并达全市考核要求。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确保到2025 年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通过常态化巡查、人工影响天气、集中督导帮扶、百日攻坚等手段积极应对轻、中度污染天气,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争抢每一个“蓝天”。
三、协同防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根据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单元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农产品种植负面清单,引导农户种植非食用农产品、轮作休耕等方式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针对水稻镉、小麦镉、水稻重金属复合等不同土壤污染类型,参与全市安全利用试点示范。加强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后期管理,强化农产品临田检测、超标粮食处置,探索建立农用地安全利用长期监测基地。明确未利用地复垦为耕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严格管控或修复受污染建设用地。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开展土壤污染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定期开展全区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化工污染整治腾退地块专项排查行动,建立高风险地块清单,发现一块、管控一块。完善污染地块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健全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联合监管体系,分类型、分阶段开展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开发一块、治理一块。加强疑似及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对于疑似污染地块、尚未进行调查评估、或规划和使用功能尚不确定的、或者暂不改变工业用途的,列为用途限制类项目,规划期间对其规划和使用功能不作调整;确需调整的,用地使用权人要按国家和重庆市规定进行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等工作;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对已明确需要治理与修复的污染地块,责任主体编制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技术方案。
加强工矿企业源头预防。加强工矿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每年开展疑似污染地块环境风险排查,完善全区污染地块名录,动态更新污染地块名录;在土壤环境调查的基础上,污染地块场地责任主体应按规定对污染地块开展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实施污染地块分类管控,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实施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综合防控。据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识别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优先管控污染物。认真落实用地性质转变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工业用地转为经营用地的、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应加强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完善污染地块信息沟通机制,对污染地块的开发利用实施联动监管;加强污染治理修复的环境监管,依法对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责任方实施终身责任追究。
建立地下水环境管理体系。以园区、页岩气开采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为重点,开展防渗情况检测评估,统筹推进地下水安全源头预防和风险管控。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及时公布地下水污染地块清单。开展地水下污染修复试点,实施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的协同防治。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路径,保持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四、科学治理改善农业农村环境
防治种植业环境污染。加大种植业投入结构调整力度,示范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提高设施农业、经济园艺作物重点区域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力度。到2025年,农药、化肥利用率达到5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完善废弃农膜和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区域性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推进氮肥深施、混施,控制种植业氨污染。
防治养殖业环境污染。严格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管理,优化养殖产业布局,全面禁止在消落带从事畜禽养殖。探索开展肥水养鱼、河道清淤等污染淤泥集中处置。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鼓励在符合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养殖跟着种植走。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并安装在线氨浓度监测制备,到2025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以上。加强规模以下和散养畜禽污染治理。加快建设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新建、改建一批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收贮点。发展绿色水产养殖,提高水产养殖饵料利用率。加强水产养殖尾水监测,推动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与配套管网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向近郊周边农村延伸,开展农村集聚点和分散农户的污水治理。完善农村污水处理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推广城乡一体化运维、第三方运维和村庄自行运维等方式。全面完成农村常住人口200户以上或500人以上的人口集聚点、农家乐和民宿等乡村旅游集中区域、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行政村(社区)的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选择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到2025年,实现500人以上人口集聚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继续深化“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域处理”模式,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垃圾中转设施建设,配备农村生活垃圾保洁人员。引导农户采取庭院堆肥或村域集中处理消纳易腐垃圾。开展村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五化行动,提升村容村貌。到2025年,创建25个绿色示范村庄,建成10个美丽宜居村庄,创建5个大美乡村示范片。
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面貌。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统筹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土味道,留住乡愁。大力实施乡村净化、绿化、亮化、文化工程,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振兴会客厅”,推动乡愁回归。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和智慧数字乡村。到2025 年,全区25%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五、强化防控改善噪声环境影响
严格管控交通噪声影响。实施交通噪声智能管控工程,按照全市要求,加快布局重点交通干线、重要声环境敏感区域噪声智能监控点,完成大数据采集,制定实施管控方案。继续实施道路降噪绿化带建设、噪声影响突出道路段(道路节点)声屏障建设等工程,完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城市干道、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高架路等道路两边隔声屏障建设,进一步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影响。强化机动车噪声控制,严格实施机动车禁鸣、限速、限行等管制措施,严厉查处和纠正违章鸣号、违法改装发动机、深夜飙车等行为。强化船舶码头噪声污染防治,禁止船舶在区城区码头内试鸣汽笛。
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监管。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和施工噪声排放申报管理,落实城市建筑施工环保公告制度。禁止高考、中考前15日内以及高考、中考期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排放噪声污染的夜间施工作业,禁止高考、中考期间在考场周围100米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完善城市夜间施工审批管理,推进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对建筑施工进行实时监督,鼓励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开展施工噪声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依法严格限定施工作业时间,严格限制在敏感区内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强化施工现场噪声控制,合理布局噪声污染源位置,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防止施工噪声扰民,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夜间施工行为的巡查和行政处罚力度。
强化工业企业噪声监管。加强工业噪声管理和整治,严格执行排放申报和许可证制度,推进重点企业高噪声设备升级改造。关停、搬迁、治理城市建成区内的噪声污染严重企业,基本消除城区工业噪声扰民污染源。加强工业园区噪声污染防治,禁止在1类声环境功能区、严格限制在2类声环境功能区建设产生噪声污染的工业项目。严肃查处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超标扰民行为。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新建、改建、扩建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或者从事金属加工、石材加工、木材加工等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基本消除城区工业噪声扰民污染源。
严格管控生活噪声。实施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管理,严格执行噪声防护标准,完善声功能区噪声监测网,巩固和深化“安静居住小区”创建成果。加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强化社区复合型噪声污染监管,重点查处噪声敏感区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民用建筑隔声质量验收制度、建筑声环境质量状况告知制度。禁止商业经营活动在室外使用音响器材招揽顾客。严格控制加工、维修、餐饮、娱乐、健身、超市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噪声污染,有效防控冷却塔和空调器等配套服务设施造成的噪声污染,严格管理敏感区内的文体活动和室内娱乐活动。积极推行城市室内综合市场,取缔噪声扰民的露天或路边市场。推进污染突出的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整治,强化餐饮、夜市噪声污染监督管理,重点对餐饮业噪声污染扰民信访投诉、督察期间查处的餐饮业噪声污染问题及日常巡查工作发现的餐饮业噪声污染问题开展专项执法整治。
第六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夯实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对生态环境领域涉及的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坚决担负起维护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全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层级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有效防范和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及时回应处理群众信访投诉问题,针对性解决一批群访和反复信访案件,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社会稳定风险。
一、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围绕“事前风险防控—事中应急响应—事后损害赔偿与恢复”,建立全过程环境风险监控、预警、应急、处置等防控体系。健全环境风险评估论证机制,强化环境风险事前防范,完善生态环境、应急、公安、交通、卫健委等多部门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联合监管机制。完善跨区域、重点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建立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数据信息获取与动态更新机制,绘制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环境风险“一张图”,推动区域、流域环境风险评估信息化、动态化。开展重点饮用水源、园区等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落实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制度,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类分级管理,严格监管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
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定期对涉危险化学品企业、涉危险废物企业、港口码头开展环境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档案,实行销号制度。强化区域环境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建设,完善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园区四级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重点园区建设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预警体系、水环境生物毒性预警体系。全面推进环境风险企业“一源一事一案”及风险信息登记制度。
强化应急响应管理。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专家支持、社会救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积极推动企业环境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全区环境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实现重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和铜梁区环境应急预案编修。推进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完善五级可视化环境风险管理应急指挥体系,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加强特征污染物应急物资储备。完善铜梁区“立体化”环境应急预案体系,提升重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率,推动区域内工业园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修率全覆盖,定期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升环境应急处置和基础保障水平,完成一批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加强油类物质、甲醇、硫酸、苯、二甲苯等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实现区域内重点环境风险物质应急监测技术全覆盖。强化工业园区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园区风险源,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风险源分散布置,防止群发或链发环境事件发生。
加强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监测、调查、评估和防控。向公众、家庭、单位(企业)普及环境与健康相关的防护和应对知识。以在校青少年和农村居民等人群为重点,提升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环境与健康风险调查监测,建立完善环境健康风险哨点监测网络。开展环境与健康管理政策研究。
二、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加强放射性物质安全监管。配合全市开展对Ⅰ类、Ⅱ类放射源以及Ⅲ类放射源中的高风险移动源全面实现在线跟踪监控,实时掌握放射源状态,实现全过程监控。完善放射源安全和防护监督检查程序、方法,提升监督执法的技术手段,将放射源事故率控制在1起/万枚以下。
加强电磁辐射环境监管。优化输变电、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产生电磁辐射的基础设施环评及“三同时”管理。建设放射源移动监督执法系统,实现现场监督执法信息化、智能化。落实通信运营商、铁塔公司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通信基站环境保护要求。对广播电视台、雷达站、变电站等电磁辐射设施周边电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夯实电磁环境监管基础。
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完善全区辐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精细化、专业化监管水平,推动建立与公安、卫生等部门会商协作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强化防辐射环境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深入推进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规范监管行为。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要求,推进辐射安全与防护分类培训改革,提升培训质量。
三、提高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水平
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全面摸底调查和整治现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实现安全、分类、达标存放。新建、扩建一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应当与工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推动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逐步减少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存量。到2025 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探索建设固体废物虚拟产业园,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加强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提升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固体废物区域转移合作,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基地和危险废物资源处置中心。
防控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风险。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和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提高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加快新建、扩建一批危险废物处置场,推进老旧设施提标改造。支持大型企业自行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支持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末端处置设施。落实页岩气开采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安全处置页岩气开采产生的岩屑、泥浆等固体废物。健全固危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危险废物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管理,杜绝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危废案件发生。继续推进危险废物综合收集贮存试点,完善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等集中收集贮存设施,实现小微企业、非工业源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全覆盖。鼓励资源化综合利用危险废物。持续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规堆存、随意倾倒、非法填埋、非法转移、非法买卖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加强危险废物处置场、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的环境监管,确保安全规范运行。探索建立危险废物“一物一码”管理体系,加快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信息追踪。
建立平战结合的医疗废物处置体系。完善区域协同处置机制,扩大设施服务范围,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应急备用能力建设,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工业窑炉等列入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资源清单,设置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进料装置。推动镇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全覆盖。深化落实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等制度,禁止医疗机构提供或者委托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运送、贮存和处置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经营活动,督促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机构按照合同及预订的时间做好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工作,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不及时收集、处理及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等行为。
防范尾矿库渣场环境风险。对尾矿库实施总量控制,在保证紧缺和战略性矿产矿山正常建设开发的前提下,尾矿库数量原则上只减不增。严禁在距离涪江、小安溪等重点江河岸线3 公里、重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改、扩)建尾矿库,坚决杜绝在尾矿库下游1 公里范围内新建生产生活设施。在用尾矿库100%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全面实施信息化监管。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扎实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为重点,重视抓好新污染物治理,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两网融合”,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发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到2025年,配合全市建成固体废物智慧管理平台和固体废物虚拟产业园,形成协同高效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主导产业实现循环化发展,危险废物得到全面安全管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达到100%,“无废城市”初步建成。
四、强化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
实行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推动危险化学品全过程动态监管,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信息共享与追溯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加强危险化学品水上运输安全管控,制定沿江危险化学品运输配套设施布点方案,加大危化品运输船舶及专用港口、码头、锚地风险防控,深化水上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实施以减少环境与健康风险为目标的化学物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新化学物质生态环境准入管理,防范化学物质的生态环境风险。落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治理任务,加大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广泛收集并动态更新化学品危害特性数据,建立开放共享的数据库,加强化学品危害鉴别、风险评估技术队伍建设。
稳步推进化工企业搬迁工程。对全区范围内化工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科学评估规划、安全、环保等合规情况,稳步有序实施新玉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新申世纪化工有限公司、庆龙精细化锶盐化工有限公司、华琦精细化有限公司5家化工企业整治搬迁工作,不搞“一刀切”。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财政部门按年度安排化工企业搬迁专项资金,税收减免按《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落实。全面提升尚未搬迁企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日常监管,确保环境安全事故零发生。禁止在涪江、小安溪等重点江河流域岸线1公里范围内布局新建重化工、纸浆制造、印染等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鼓励现有工业项目、化工项目分别搬入工业集聚区、化工产业集聚区。
持续推进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实施化学物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深入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控。挖掘减排潜力,推进实施一批重金属减排项目。对报审的重点行业涉重金属污染排放的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重金属排放“等量替换”或“减量替换”制度,无排放指标替换来源的项目不予审批。全面深化涉铅、镉、铬等重金属排放行业污染排查整治,对纳入整治清单的企业实施限期整改。继续对全区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电镀行业等重点行业执行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督促企业达标排放。
五、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社会稳定风险
妥善回应处理群众信访投诉。畅通来信、来访、互联网、电话等民意反映渠道,规范信访投诉处理流程,实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充分发挥12369环保投诉举报热线“铃声一响,民意即通”主渠道作用,实现信访案件交办率100%、按时回复率100%、抽查回访满意度98%以上。实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定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问题清单和预警督办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解疑释惑、消怨化气,防止一般投诉演化为重大舆情事件。
全力推动信访积案“清仓见底”。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要求,实行领导包案化解疑难积案制度。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以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为导向,主动下访、走访、约访群众。强化“三到位一依法”推动“事心双解”,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要求思想疏导到位,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主动公开群众反映的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处理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引入司法终结机制,引导群众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问题,扭转“信访不信法”的观念。
积极化解“邻避”矛盾。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邻避”设施建设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放在首位,从严进行可行性专家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及时主动公开环境信息,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畅通“邻避”设施建设方与民众信息沟通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猜疑。加强对“邻避”项目的舆情监测和正确引导,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邻避”问题借机挑拨。建立完善“邻避”设施事后监管机制。
第七章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渝西生态创新之都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部署,主动服务国家和全市重大战略,聚焦“桥头堡”城市定位,“融城”与“融边”双向发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深化生态共建、污染共治、化政策协同、深化执法联动,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承接成渝两城功能外溢产业转移,重庆高新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生态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铜梁高新区落地转化,构建多元创新文化,打造渝西创新之都,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创走廊建设。
一、深化生态共建
共建生态廊道。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合作,共同推进涪江、琼江生态廊道建设,共同修复保护毓青山、巴岳山生态系统,严格管控廊道区域生态空间,打造良好水环境和优美水生态。共同开展涪江流域湿地保护和退化河湖湿地修复,共建小安溪、淮远河等生态清洁小流域,加强小型溪河、沟渠、塘堰、稻田等小微湿地建设,提升一批湿地公园品质。
携手推进产业联动发展。积极参与渝西川地区合作,共同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大开放合作和重大公共服务项目。携手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打通两地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提升农业科技研发能力,推进铜梁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农业优势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共同建设农业科研基地和创新实验平台。
打造环科学城创新生态区。结合农业科技领先和高新区智能化转型态势,推进铜梁在争取两江新区和科学城产业研发转化投产,建设以高新区为引领,融入成渝产业链条和格局,建设创新驱动的两江新区先进产业成果转化基地和环科学城的先进智造配套基地;实现主城区都市圈西向联动四川的重要支点和成渝高新智造基地的角色,落实重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助力重庆发挥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撑作用。
承接成渝两城功能外溢产业转移。通过建设“一心一镇二基地”(“互联网+乡村振兴”创新中心、生态农业互联网小镇、农旅融合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和全市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长廊,创造更多“铜梁产”“铜梁造”品牌。以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为引领,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做大做强精品花木、精品果蔬、精品养殖、精品民宿等“绿道经济”,实现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建设重庆都市近郊生态原乡。结合铜梁地形丰富多样,水密、林茂、田沃且独具三山夹两坝的形态特征,适宜塑造兼具成都“沃野千里、田园方城”与重庆“山水相依、纵谷行城”的气质,建设彰显山水相融城乡空间的全域国土开发保护典范,打造以农旅休闲、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等品质原乡旅游服务为特色的生态山水栖居地,落实重庆山清水秀魅力之地建设和高品质生活发展要求,支撑重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打造中华龙文化知名旅游目的地。打好“龙文化牌”,将龙文化元素精雕细琢融入建筑、园林、雕塑等城市风貌,培植壮大龙文化产业。打好“乡愁牌”,打响“西郊原乡”品牌,推动风景向风情深化,打造“乡愁寻根之旅”,深耕细作巴岳山、玄天湖、安居古城、荷和原乡、西郊绿道等旅游景区。打好“生态牌”,推动生态向生活深化,依托资源禀赋,做足山水“大文章”,持续打造“原乡风情马拉松赛”“重庆小姐大赛”等大品牌,着力打造西部一流的康养胜地、国家户外运动基地。打好“红色牌”,推动传统向传承深化,将少云故里纳入乡村振兴示范点,发展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讲好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总结提炼“靠得住、顶得起、过得硬、容得下”的铜梁脊梁精神,高质量打造“少云志愿者”队伍,让英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延续下去,凝聚起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争取“两江”(涪江、琼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成渝地区落地。联合开展“两江”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研究,探索市场化、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污染赔偿机制。按照“保护者得偿、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的原则积极融入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积极签订涪江、琼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
二、深化污染共治
推动跨界水环境治理。针对涪江、琼江流域,联动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完善联合巡河和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探索建立跨省市的流域河长办。共同推进涪江、琼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流域工业污染、入河排污口、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环境风险隐患点等协同治理,搭建跨省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平台。深化水权交易。开展跨境断面区域联防联控和水域清漂联动联控,共同改善不达标河流水质。联合开展水污染防治科研攻关,共同对重点流域、重点河段污染成因、溯源和防治对策开发分析研究,共商治水之策,共享治水科技成果。
三、深化政策协同
推进生态环境标准一体化。撑起渝西门户、守住战略支点,积极融合周边,持续加强铜梁与遂宁、资阳、简阳等生态环境标准工作共商共享,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沟通会商机制,实行协同起草、联合调研、联合论证、互相征求意见、分别报批的标准制修订程序。严格落实川渝两地《关于同意设立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批复》,打造现代产业创新走廊、涪江生态绿色走廊、琼江乡村振兴走廊。联合开展现行标准差异评估分析,重点围绕涪江、琼江跨界河流水污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联合开展标准研究,推进“铜潼遂”涪江流域一体化发展和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协调统一。
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两地。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严格执行“长江支流”“沿江1 公里”“合规产业园”等管控对象的界定标准。共同研究制定符合两地功能定位的跨流域准入负面清单。
健全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会商机制。在跨区域相关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重大项目选址中将“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作为重要依据,实行空间开发准入清单管理。共同制定环评审批会商办法,明确会商范围、时限、流程、争议处理等工作要求。加强对可能产生涪江、琼江跨流域环境影响的流域综合开发规划及化工、火电、铁路、水泥等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共同推进重大规划实施和重大项目落地。
四、深化执法联动
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联动。加强环境风险共同防控,完善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加大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共同预防和协作处置力度。重点打击涪江、琼江水环境违法行为,协调解决流域环境污染纠纷、环境治理、污染源排查等重大问题。逐步建立两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沟通、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开展交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督察。探索构建区域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公益诉讼办案协作机制,加强调查取证协作和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统一司法尺度和证据认定标准。
强化区域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协同。健全流域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协同处置机制,共同实现跨流域联防联控常态化。以涪江、琼江等流域为重点,联合开展流域风险评估。联合开展沿江尾矿库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协同管控移动放射源作业活动。共建共享铜梁与遂宁环境风险源信息数据库及环境风险预警防范和应急指挥系统,积极争取国家和全市支持建设涪江、琼江流域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平台。
推动生态环境联合监测和数据共享。推动生态环境联合监测与数据共享,完善跨界断面水质监管数据共享机制。共商共建涉及跨流域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协同部署跨流域的年度监测任务,定期交流环境监测协作事项和预警预报进展。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涉及跨流域的环境监测信息互商后统一对外发布。加强涪江、琼江跨界流域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信息共享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警预报会商。建立监测数据质控协作机制,促进两地监测质量控制和监测管理标准保持一致,监测数据、监测机构两地互认。
第八章精准科学联动依法提升治理能力,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建立铜梁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健全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进大数据智能化成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提升精准治污能力;加强科学研究,提升科学治污能力;健全联动机制,提升依法治污能力;形成科学决策、靶向治疗、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一、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治理责任
落实党政领导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压紧压实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区负有生态环境保护重要职责的部门及国有企业,明确承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机构和岗位,全面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要求。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考核内容,制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承担污染治理、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责任。健全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相衔接,形成一个名录、一套标准、一张表单、一个平台、一套数据。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据排污许可证开展日常环境监管。推动重点排污单位全面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平台联网。完善企业环境治理信息主动公开机制。
完善源头管控制度体系。切实发挥“三线一单”在空间规划编制、环评审批、项目准入中的作用;推动“三线一单”与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环评、企业排污许可、监督性监测、在线监测、达标排放、环境处罚、环境损害鉴定赔偿和责任追究、环境税、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等政策制度间的无缝衔接,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严格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积极稳妥解决历史成因复杂且事关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不力、失职失责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把督察整改与日常督查、专项核查、审计、巡视、巡查问题整改相结合,督政与督企相结合,压实生态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二、提高生态环境精准治理能力
建立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统筹谋划区域监测网络,建立污染预警协商、联动处置等机制。完善和更新监测站监测设备、扩大实验室面积、自动化监测、区级层面的监测系统。建立网格化智能化大气环境监测网络,配合全市增设激光雷达监测站点,优化布设城市空气监测点位,布设移动车载式空气污染监测传感系统。污染源监测实现重点排污企业、重点入河排污口、工业园区及移动源全覆盖。配合全市加快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应用,深化生态地面监测,持续推进水生生物试点监测,强化生态退化区域监测。配合全市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现代感知、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监测监控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自动监测指标数量和站点覆盖范围,建立以自动监测为主的监测网络。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智能化监测运行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全面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依法严惩数据造假行为。配合全市开展大气污染物的快速源解析与精准源识别,完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平台,实施精细化空气质量综合预报预警。建设高效精准化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统一规划、建设全县主要流域上下和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等环境监测网络,加密建设河流断面的自动在线监测设施。开展全区江河交界断面及百姓关注的河流水系水质与主要污染物通量实时监控。建设覆盖所有饮用水水源地的自动监测系统。配合全市建设地面生态观测站,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等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动态监控。配合全市建立健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以耕地、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地块、大型交通干线两侧等为重点科学布设、加密设置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和风险点位。
推动生态环境统计数据融合统一。配合全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统计中的应用,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完善环保产业统计、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统计等市级统计调查制度,高质量完成生态环境统计、生态环境管理统计、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等国家统计调查任务。以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以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为突破口,加强排污许可、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数据融合统一。配合全市建立生态环境统计数据质控体系,提高数据质量,推动固定污染源管理形成“一套标准、一张表单、一套数据”,为精准研判污染物排放时间、空间、行业分布特征和治理措施有效性提供依据。配合全市建设污染源普查成果展示系统,实现普查数据便捷查询、展示和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生态环境统计数据质量,防范统计造假。
构建智慧监察执法与应急体系。加强监察执法机构、装备和队伍建设。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强化网格化监控、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监控手段的运用,建成“硬件先进、软件出色、数据易得、管理智能、执法高效”的环境监察执法信息化体系。强化污染源网格化智能化监管,建立重点污染源名录,实现重点污染源的自动监控预警和智能化处置。建立完备的生态环境智能预警应急体系,配合全市加强区域内生态环境态势分析与模拟仿真、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和环境风险预警。重点强化强化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提升应急装备水平和处置能力。提升生态环境应急信息化水平,强化应急数据资源建设、共享及环境风险实时动态信息能力建设。
建设智慧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铜梁区生态环境大数据、智慧环保能力建设,推动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落地应用,形成广泛准确的数据获取能力、快速有效的数据传输能力、智能的数据处理能力、综合的决策支持能力。建设全区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为决策监管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数据服务。建设全区生态环境智慧管理系统,深化大数据在指挥调度、执法监管、政务服务、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深化跨部门、跨行业的生态环境信息合作机制,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大数据共建合作。
深化污染成因和环境经济形势分析。配合全市完善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和光化学评估监测网,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与相邻区县联合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查清重点河流各类排污口底数,开展水质与污染源关联分析,掌握水质变化规律。探索开展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预报,增强污染追因能力,提高预报精准度,实现预报结果空间化、图形化展示分析。加强污染成因分析成果应用,以河长制、湖长制、城市管理“五长制”(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和网格化监管为抓手,提前应对、精准发力、靶向治理。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形势分析,识别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重大公共事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机遇和压力,因势利导提出对策措施。
三、提高生态环境科学治理能力
支持生态环境领域科学研究。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加强生态环境基础科学探索研究,立区级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专项,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攻克一设批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结合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实际需求,针对臭氧超标、地下水保护等问题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组织全市和全区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申报市级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专项。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积极配合全市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站、环境智库等科技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
筛选推广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适用技术。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相关领域、相关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宣传推广国家及全市相关领域、相关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低碳技术目录等列出的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全区污染防治技术进步。配合全市加强生态环境技术评估,筛选一批成本低、效果好、易推广、适合重庆生态环境特征的技术,开展工程应用示范和规模化验证。支持企事业单位研发有机废气治理、高盐废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生态修复、土壤修复、地下水治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关键技术,推动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应用。
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标准。严格执行开展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污染控制技术指南、绿色制造等标准,鼓励开展各类绿色认证。
发挥生态环境专家智库作用。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对规划、、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在出台重大政策、发生重大污染事件、环境质量产生波动等敏感时段,组织专家进行背景、成因解读,释疑解惑消除误解。充分发挥技术评估、排污许可、环境应急、环境规划等各类专家库在项目评审、技术评估、决策咨询中的作用。加强生态环境智库建设和动态管理,对行为失范、不符合入选条件的人员及时清退出专家库。
四、提高生态环境依法治理能力
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贯彻落实长江保护、噪声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生物安全等国家层面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市生态环境相关法规规章。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加强对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的源头治理,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执法事项一律取消。
提升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效能。依法开展环境执法,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加强对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的源头治理,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执法事项一律取消。强化污染源日常检查,以“督企”为重点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的查办和惩治力度。按照市级统一部署,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与执法、监测有机衔接、高效运行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定期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队伍,依法依规开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的行政处罚权及相关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
健全生态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对环境执法的任务派发、问题处理、流转办理、领导审核等整个执法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实现环境执法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着力构建与“四川遂宁、潼南区”建立健全琼江流跨流域的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协同监管,开展联合执法、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保障。深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实现“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信息与检察机关共享”,逐步实施推行与“四川遂宁、潼南区”的环境违法案件行政拘留案件移交机制。强化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侦办,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案件起诉力度,加强检察机关提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工作,共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对案情重大、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环境违法案件成立专案组进行查办。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依法依规追究赔偿责任。
加强生态环境普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在调查、听证、诉讼、宣传等各个环节开展精准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执法过程中的实时普法,推行说理式执法。开展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提高干部的生态环境法律素养。拓展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手机APP 等新媒体普法渠道,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解答公众关心的生态环境法律问题。在“六五”环境日、国家宪法日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法治理念。
五、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保障体系。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环境治理设施改造升级等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常态化、稳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进一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重点支持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企业环境治理设施改造升级、生态环境风险管控、生态修复、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领域资金保障。大力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投资、建设、运行,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发展重大环保装备融资租赁。
完善绿色财税金融政策体系。深入落实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绿色税制。鼓励引导新区的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加大支持全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担保和绿色产业基金的创新发展力度,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主体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发展绿色产业等领域。配合市级推动商业银行将环境风险等生态环保指标分析纳入贷款流程,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相关工作。建立绿色金融统计、绿色金融信息数据库、绿色投融资和结算等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严格落实各类环境经济政策。持“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探索“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政府付费+专业化治理”工作机制。开展工业危险废物和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成本调查,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收费标准。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付费机制,综合考虑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户承受能力、污水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付费标准,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对在法定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企业,给予税收、财政、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鼓励和支持。深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深入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实施。
六、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培训课程,纳入全区国民教育体系。优化环保宣传教育机制,逐步提升群众生态文明意识,营造铜梁区特色生态文化氛围。坚持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书本,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铜梁区各类中小学校、党校、社区学校、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课程体系中;重点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强化校内教育、相关主题活动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对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政策的宣传,增强公众环保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约束违法行为,依法合规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在“6·5”环境日、“4.22地球日”、“6·13”低碳日等重大纪念节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鼓励排污企业设立开放日、建设教育体验场所,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开放企业环保设施。
激励引导人民群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创建。加大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力度。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在全社会深入推动“光盘行动”,坚决纠治“舌尖上的浪费”,杜绝食用野生动物。推广环境标志产品,推动公共机构带头开展绿色采购。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制定发布绿色旅游消费公约和消费指南。
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调动广大职工、青年、妇女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加强对生态环保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规范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机制,积极推进能力建设。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加强大学生环保社团建设,组织指导其有序开展活动。把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纳入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要内容,建立完善铜梁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精品志愿服务项目。
健全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参与,完善信访投诉、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监督。畅通“12369”环保热线、网络举报平台、微信、APP等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实施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监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公众有序参与生态环境事务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环保信息公开制度落地落实,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规范引导公众依法、有序、理性参与。
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制度体系,以生态区、镇、村建设为载体,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乡镇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力争推进国家卫生区、园林城市和绿化模范区、美丽中国地方实践等创建工作,打造样板,在全市创建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巩固提升铜梁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化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
七、健全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建设体系
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从生态环境部门、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等各个层次上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着重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工业园区、企业加强生态环境编制的解决和环保设施的建设、投入。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升级建设“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核与辐射自动监控系统、固废处置自动监控系统、机动车排气自动监控系统和应急指挥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等智慧自动监控系统,将其数据进行整合梳理,构建铜梁“生态+”资源数据库,并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监测资料综合集成,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
第九章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目标为导向,全面落实规划任务,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储备库,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健全项目调度、统计、动态调整等机制,严格项目绩效考核,通过大工程带动大治理。
建好用好生态环境项目储备库。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农业、林业、水利、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要落实中央、市级和区级项目储备制度,以解决相关领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流域综合整治、污染治理等重大项目储备。建立开放的、可更新的滚动项目库,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储备项目的动态化、标准化管理,形成建成一批、退出一批、充实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快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避免“资金等项目”。
多渠道筹措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加强市级财政资金统筹,加大对铜梁区承担重要生态功能的转移支付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深化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作用。积极拓展新的资金渠道,将成品油消费税、土地出让金一定比例用于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项目实施监管和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项目实施情况调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重大项目评估调整机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技术方案的应当按程序适时调整。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审计监督,对履职不到位、弄虚作假或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建立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和重点项目专项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
专题三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 1.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配合全市加快建设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台账数据库,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网络。 2.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积极创建国家公园。配合全市完成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依法依规解决自然保护地设置不合理、划定不科学等历史遗留问题。 (二)治理水土流失 1.实施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 2.完成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3.实施辖区内消落区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4.加强巴川河、淮远河、涪江、小安溪流域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修复和治理。到2025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 (三)治理修复矿山生态环境 1.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依法依规开展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强化绿色矿山名录管理。 2.深化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工作,优先实施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 3.依法依规关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乱采滥挖的矿山。到2025年,完成矿山恢复治理面积xxx平方公里,建设矿山公园xxx公顷。 (四)保护生态系统 1.以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为核心,构建点、线、面一体化的生态保护体系,确保全区林地面积不少于67万亩。 2.全面推进流域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建设等工程,实施防护林退化林修复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实现防护林改造50万亩、退耕还林20万亩、人工造林5万亩、公益林22.5万亩,并加强67万亩林地管护。 3.对安居国家湿地公园、毓青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温泉市级森林公园、巴岳山-西温泉风景名胜区、安居提水工程水源地和双寨水库等重要水源地、典型河流湿地、水生野生动物和重要经济水产种质资源划定保护范围,开展湿地和地下水体生态系统的提档升级,构建湿地和地下河生态网络体系。 (五)保护和建设城市生态系统 1.建设环城林带、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新改建一批社区公园、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2.积极推进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为重点的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实施裸露边坡绿化整治。 3.开展桥头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在道路绿化带、街头游园栽种色叶树种和开花植物,推进城市增花添彩。 4.加快建设海绵城市,科学布局渗、滞、蓄、净、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推广海绵型建筑、小区、公园和绿地。 (六)保护生物多样性 1.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珍稀濒危物种拯救与救护,加强对特有水稻品种等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保护。 2.推动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引种回归等设施建设,强化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 3.开展水生生物及其栖息生境调查,配合全市实施琼江、涪江、小安溪流域、巴川河、淮远河等重点河流土著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实施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等关键生境保护修复工程。 4.控制外来入侵物种,严格外来物种引入管理。对造成重大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开展治理和清除。 |
专题四 环境治理重大工程
(一)环境质量改善工程 1.蓝天工程。 (1)控制燃煤和工业污染。具备条件的自备燃煤发电机组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巩固企业VOCs治理成果,完成全区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集中喷涂工程中心建设。建成区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鼓励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继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油改电”“气改电”工程。推动制造、建材等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电力、造纸、建材、有色金属、煤炭等耗能行业和年耗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高耗能设备能效提升计划。 (2)控制交通污染。完成货运、客运柴油车淘汰、治理任务。推广新能源车,完善充电桩和岸基供电设施建设。在重点控制区实施三级油气回收改造试点。推广使用电、LNG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船舶,完成船舶环保设施改造。 (3)控制生活和扬尘污染。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市管理平台联网。每年创建(巩固)5-20条扬尘控制示范道路、工地。完成油烟污染严重餐饮企业整治任务。巩固并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严控露天焚烧和烟花爆竹燃放。 (4)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低碳“个、十、百、千、万”系列试点工程,低碳园区创建等。 (5)噪声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完成低噪声路面改造XX万平方米、道路隔声屏建设XX万米、降噪绿化带建设XX万平方米。新增声呐抓拍设备XX套。 2.碧水工程。 (1)饮用水源保护。开展全区“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升级改造。 (2)水环境治理。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新建、扩建、提标改建污水处理厂xxx座。完成新建城市污水管网xxx km,改造修复老旧管网xxx km;新建城市雨水管网xxx km;改造雨污分流xxx km。②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和扩容;开展园区雨污分流。③船舶码头整治。完成400总吨及以上船舶收集或处理装置建设改造并正常运行。推进到港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 (3)水资源。实施园区再生水循环利用。实施流域水库联合调度、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完成小水电站、闸坝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改造。 3.美丽乡村工程。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建设xxx座集中处理设施,分散设施xxx个,其中隔油池xxx、化粪池xxx个、设施xxx座,实施xxx座处理设施改造。完成xxx万户农村改厕。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完成xxx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2)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建养殖场在建的同时,必须配备与养殖规模相当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 (3)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建立废弃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模式。 (二)环境风险防范工程。 1.净土工程。完成xxx个污染地块修复。完成农用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类任务xxx万亩。完成XX个农用地治理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2.“无废”工程。新建、扩建xxx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推进xxx座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和填埋设施建设,建设铜梁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设施。新建xxx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推动重点区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同步完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 2.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处置。新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xxx个。 3.“无废城市细胞”工程建设。推进创建一批景点、商场、饭店等“无废城市细胞”。 4.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工程。完成园区环境风险防控示范化建设。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地图绘制研究。 5.环境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设xxx座涉及环境风险物质装卸运输的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设施。加强油类物质、甲醇、硫酸、苯、二甲苯等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建设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调度系统。 (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程。 1.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1)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完善交通污染监测监控网络建设,大气VOCs多组分走航监测系统建设等。(2)水环境监测网络。针对辖区城市饮用水源地筹建水质预警监测站,在川渝跨界河流、市控考核断面、新增断面等新建地表水自动监测站xxx个,建立水生态综合观测站。(3)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主要包括配备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土壤现场快速检测仪、土壤样品智能物流存储流转系统。(4)农村人居环境和有机食品生产生态环境质量网络建设。(5)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双源”地下水环境监测。(6)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生态环境遥感监管平台和业务系统,分期建设城市生态地面站、湿地生态地面站、森林生态地面站,形成区域生态地面监测网络。 2.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全区智慧生态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感知能力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工程。 |
第十章健全规划保障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刚性约束,形成严密的规划落实责任体系,提升规划实施效能,更好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强化责任落实。建立规划强制性内容、约束性指标台账清单,每年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全区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单位。强化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将规划目标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实施要求。同时,加强过程考核和年终考核,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区督查办应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全区年度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加强日常督查和重点督查,推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区政府每年向区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报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随意搁置既定规划另起炉灶,确需按照新形势新要求调整修订目标任务的要按程序进行。大气、水、农业农村、固体废物等生态环境各要素专项规划要做好与本规划的衔接,细化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求。
强化组织领导。在铜梁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生态环境委员会、铜梁区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铜梁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推进铜梁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区各部门、乡镇街道和单位应深刻认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自觉担负起本部门、本乡镇、本行业、本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各乡镇街道分级实施,全社会广泛参与,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的推进机制。
强化政策协同。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财政性资金优先投向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金融政策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和项目。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制定产业政策,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市场主体行为。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土地、社会等公共政策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政策合力。加强部门、园区、乡镇(街道)协作配合,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形成统一组织,部门、园区、乡镇(街道)联动合力工作机制。企业应积极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主体作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和公众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建设。加强与其他区县地区协调联动,形成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狠抓考核评估。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内容。将污染减排、环境质量等规划约束性指标进展情况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执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监测评估技术指南,规范评估方法、步骤、数据认定等重要环节,区分规划强制性内容和引导性内容进行分类评估。针对餐饮油烟治理、噪声污染治理等量大面广、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目标任务,探索委托第三方开展独立评估。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相关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应自觉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解读。发掘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成效、创新举措、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在工作中宣传,在宣传中工作。依法公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媒体合作、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大格局。高起点策划、高标准推进,创新话语体系,讲好环保故事,发出环保声音,形成有声有色、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铜梁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程任务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单位 |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
建设地址(乡镇) |
建设年限(年) |
总投资(万元)(预估) |
计划资金来源(万元) |
备注 | ||||
中央投资 |
市级投资 |
债券资金 |
社会投资 |
其他投资 | ||||||||
1 |
控制交通污染工程 |
交通局、公安局 |
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回收,鼓励使用电动和天然气非道路移动机械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1000 |
0 |
0 |
0 |
|
2 |
控制工业 污染工程 |
生态环境局 |
深入推进燃煤锅炉、工业窑炉、水泥厂、砖瓦厂等重点行业除尘设施升级改造 |
区域内 |
2021-2025 |
900 |
0 |
0 |
0 |
0 |
900 |
|
3 |
经信委 |
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将制鞋厂退出高新区 |
区域内 |
2021-2025 |
8000 |
0 |
8000 |
0 |
0 |
0 |
| |
4 |
交通局 |
持续推进汽车维修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对布局不合理的汽车4S店及维修店实施搬迁,引导汽车服务业集中布局 |
区域内 |
2021-2025 |
1500 |
0 |
0 |
0 |
0 |
1500 |
| |
5 |
道路工地 扬尘治理工程 |
住建委 |
持续推进扬尘控制示范工地(道路)创建和巩固工作 |
区域内 |
2021-2025 |
500 |
0 |
0 |
0 |
500 |
0 |
|
6 |
城管局 |
加强道路冲洗保洁力度,逐年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率的比例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0 |
0 |
1000 |
0 |
| |
7 |
管控生活 污染工程 |
机关事务局 |
减少并巩固公共机构食堂和餐饮业油烟污染,完善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 |
0 |
0 |
0 |
100 |
0 |
|
8 |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 |
住建委 |
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收集体系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及提标改造,完善城乡污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等工程;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逐步完善管网系统;开展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加快补齐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管网短板,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 |
区域内 |
2021-2025 |
30000 |
0 |
30000 |
0 |
0 |
0 |
|
交通局 |
整治船舶和港口污染,确保船舶、码头污水零排放 | |||||||||||
9 |
管控水产养殖污染工程 |
农业农村委、畜牧业发展中心 |
持续着力推进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物防治,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区域内 |
2021-2025 |
1200 |
0 |
1200 |
0 |
0 |
0 |
|
10 |
排污口整治工程 |
生态环境局 |
开展入河排污口摸底排查与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断面数值监测预警 |
区域内 |
2021-2025 |
3000 |
3000 |
0 |
0 |
0 |
0 |
|
11 |
落实污染减排,深入推进全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结合铜梁区经济、产业布局及城镇规划,划定禁止设置入河排污口区域、限制设置入河排污口区域范围 |
区域内 |
2021-2025 |
4500 |
4500 |
0 |
0 |
0 |
0 |
| ||
12 |
黑臭水体整治工程 |
城管局 |
大力开展重点河段、主要河流治理,严控城市建成区产生黑臭水体 |
区域内 |
2021-2025 |
1300 |
0 |
1300 |
0 |
0 |
0 |
|
13 |
建设用地污染地块修复工程 |
生态环境局 |
对工业用地规划用途发生变化的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下一步工作 |
区域内 |
2021-2025 |
700 |
0 |
0 |
0 |
0 |
700 |
|
14 |
受污染农用地治理修复工程 |
农业农村委 |
对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下一步工作 |
区域内 |
2021-2025 |
900 |
0 |
0 |
0 |
0 |
900 |
|
15 |
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工程 |
生态环境局 |
每年开展疑似污染地块环境风险排查,完善全区域污染地块名录,动态更新污染地块名录 |
区域内 |
2021-2025 |
500 |
0 |
500 |
0 |
0 |
0 |
|
16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农业农村委 |
探索开展肥水养鱼、河道清淤等污染淤泥集中处置 |
区域内 |
2021-2025 |
900 |
0 |
900 |
0 |
0 |
0 |
|
17 |
农田生态保护工程 |
加大退化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酸化土壤的改良与修复 |
区域内 |
2021-2025 |
1600 |
0 |
0 |
0 |
1600 |
0 |
| |
18 |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工程 |
农业农村委 、卫健委 城管局、 生态环境局 |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农村集聚点和分散农户的污水治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不卫生厕所,提升村容村貌 |
区域内 |
2021-2025 |
3000 |
3000 |
0 |
0 |
0 |
0 |
|
19 |
无废城市建设工程 |
生态环境局 |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1000 |
0 |
0 |
0 |
|
20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
水利局 |
完善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农村饮水保障体系,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1000 |
0 |
0 |
0 |
0 |
|
21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
农业农村委、住建委、生态环境局 |
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二、三级管网建设,开展农村集聚点和分散农户的污水治理 |
区域内 |
2021-2025 |
1500 |
0 |
1500 |
0 |
0 |
0 |
|
22 |
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鼓励在符合市场需求情况下养殖跟着种植走 |
区域内 |
2021-2025 |
1100 |
0 |
0 |
0 |
1100 |
0 |
| ||
23 |
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
畜牧业发展中心 |
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建养殖场在建的同时,必须配备与养殖规模相当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 |
区域内 |
2021-2025 |
1500 |
1000 |
500 |
0 |
0 |
0 |
|
24 |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工程 |
农业农村委 |
在河流带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科学施肥、科学用药水平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0 |
0 |
0 |
1000 |
|
25 |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工程 |
生态环境局、经信委 |
推进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全区收运、存储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
区域内 |
2021-2025 |
1400 |
0 |
1400 |
0 |
0 |
0 |
|
26 |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工程 |
城管局 |
进一步完善垃圾收集点、转运车、垃圾桶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设施,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达到100% |
区域内 |
2021-2025 |
1500 |
1500 |
0 |
0 |
0 |
0 |
|
27 |
城管局 |
开展太平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工作 |
区域内 |
2021-2025 |
1500 |
1500 |
0 |
0 |
0 |
0 |
| |
28 |
城市污泥处置工程 |
住建委 |
加强城镇污水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实现污泥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
区域内 |
2021-2025 |
1600 |
0 |
0 |
0 |
1600 |
0 |
|
29 |
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工程 |
农业农村委 |
加快提升农业科技研发能力,推进铜梁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农业优势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共同建设农业科研基地和创新实验平台 |
区域内 |
2021-2025 |
3000 |
3000 |
0 |
0 |
0 |
0 |
|
30 |
文旅工程 |
文化旅游局 |
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和全市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长廊,创造更多“铜梁产”“铜梁造”品牌,着力打造中华龙文化旅游名城 |
区域内 |
2021-2025 |
2500 |
0 |
2500 |
0 |
0 |
0 |
|
31 |
打好“龙文化牌”,将龙文化元素精雕细琢融入建筑、园林、雕塑等城市风貌,培植壮大龙文化产业 |
区域内 |
2021-2025 |
1100 |
0 |
1100 |
0 |
0 |
0 |
| ||
32 |
打好“乡愁牌”,打响“西郊原乡”品牌,推动风景向风情深化,打造“乡愁寻根之旅”,深耕细作巴岳山、玄天湖、安居古城、荷和原乡、西郊绿道等旅游景区 |
区域内 |
2021-2025 |
1200 |
0 |
1200 |
0 |
0 |
0 |
| ||
33 |
打好“生态牌”,推动生态向生活深化,依托资源禀赋,做足山水“大文章”,持续打造“原乡风情马拉松赛”“重庆小姐大赛”等大品牌,着力打造西部一流的康养胜地、国家户外运动基地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1000 |
0 |
0 |
0 |
| ||
34 |
打好“红色牌”,推动传统向传承深化,将少云故里纳入乡村振兴示范点,发展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讲好英雄故事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1000 |
0 |
0 |
0 |
| ||
35 |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
规划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 |
完成铜梁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和监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全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网络,持续配合全市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 |
区域内 |
2021-2025 |
1200 |
0 |
1200 |
0 |
0 |
0 |
|
36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
水利局 |
强化重要河流、水源地、山洪灾害易发区、坡耕地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区域内 |
2021-2025 |
1700 |
0 |
0 |
0 |
1700 |
0 |
|
37 |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
林业局 |
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平台,强化外来物种及物种流失监测;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完成陆生生物、水生物种等动植物区系编目更新,建立物种资源数据库 |
区域内 |
2021-2025 |
1700 |
0 |
1700 |
0 |
0 |
0 |
|
38 |
水源地、坡耕地、消落区保护修复等工程 |
林业局、生态环境局 |
严格执法,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管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扎实开展绿盾行动和自然保护地核查,对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 |
区域内 |
2021-2025 |
500 |
0 |
0 |
0 |
0 |
500 |
|
39 |
水利局 |
加强巴川河、淮远河、涪江、小安溪流域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大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修复和治理,因地制宜实施恢复治理工程。到2025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严格落实河湖沿岸保护线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1000 |
0 |
0 |
0 |
| |
40 |
林业局 |
推进乡镇实施岩溶石漠化治理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1000 |
0 |
0 |
0 |
| |
41 |
环境风险源调查工程 |
经信委、生态环境局 |
持续开展“散乱污”大排查大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多部门系统联动,协同共建的铜梁区风险防控应急处置体系 |
区域内 |
2021-2025 |
700 |
0 |
0 |
0 |
700 |
0 |
|
42 |
环境风险应急建设工程 |
完善铜梁区“立体化”环境应急预案体系,提升重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率,推动铜梁区工业园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修率全覆盖,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
区域内 |
2021-2025 |
900 |
0 |
0 |
0 |
0 |
900 |
| |
43 |
环境风险防控工程 |
加强油类物质、甲醇、硫酸、苯、二甲苯等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实现区域内重点环境风险物质应急监测技术全覆盖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1000 |
0 |
0 |
0 |
| |
44 |
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
林业、生态环境、司法局 |
建立部门联动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平台 |
区域内 |
2021-2025 |
900 |
0 |
0 |
0 |
0 |
900 |
|
45 |
生态环境监测网建设工程 |
生态环境局 |
完善和更新监测站监测设备、扩大实验室面积、自动化监测、区域级层面的监测系统 |
区域内 |
2021-2025 |
1400 |
0 |
1400 |
0 |
0 |
0 |
|
46 |
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建设工程 |
生态环境局 |
升级建设“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核与辐射自动监控系统、固废处置自动监控系统、机动车排气自动监控系统和应急指挥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等智慧自动监控系统 |
区域内 |
2021-2025 |
2000 |
2000 |
0 |
0 |
0 |
0 |
|
47 |
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工程 |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铜梁区各类中小学校、党校、社区学校、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课程体系中,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
区域内 |
2021-2025 |
1000 |
0 |
0 |
0 |
1000 |
0 |
| |
48 |
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
加快推动全区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域创建、“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示范基地创建 |
区域内 |
2021-2025 |
1200 |
0 |
0 |
0 |
0 |
1200 |
| |
49 |
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十进”活动,开展“绿色学校”创建 |
区域内 |
2021-2025 |
800 |
0 |
0 |
0 |
800 |
0 |
|
铜梁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
“十四五”规划目标 |
总投资 | |
万元 |
其中,十四五期预计完成投资(万元) | ||||
一、蓝天工程 |
|
| |||
1 |
淘汰老旧车辆 |
持续淘汰老旧车辆,“十四五”期间累计淘汰1500辆. |
淘汰老旧车1500辆。 |
0 |
0 |
2 |
纯电动车推广 |
推动全区新增和更换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实现纯电动化,推广使用纯电动汽车100辆,其中出租车约100辆、公交车约20辆。新建充电设施100台以上。 |
推广使用纯电动汽车100辆,新建充电设施100台以上。 |
5000 |
5000 |
3 |
工业废气深度治理 |
淘汰燃煤锅炉20台160蒸吨,完成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20台。完成20家企业VOCs综合整治。 |
淘汰燃煤锅炉20台160蒸吨,完成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20台。完成20家企业VOCs综合整治。 |
1500 |
1500 |
4 |
扬尘示范建设 |
实施“红黄绿”分级管理,建设(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100条、示范工地100个。 |
建设(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100条、示范工地100个。 |
0 |
0 |
5 |
餐饮油烟治理设施监控 |
全区区推行餐饮油烟第三方运维,推动10家餐饮企业实现智能监控。 |
推动10家餐饮企业实现智能监控。 |
1000 |
1000 |
6 |
深化油气污染治理 |
建成区50余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全覆盖。 |
完成50余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加强油气回收环保监管,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
2500 |
2500 |
二、碧水工程 |
|
| |||
7 |
不达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整治 |
根据上一年监测结果,逐年实施不达标水源地达标整治,保障饮水安全。 |
“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达标率达到93%及以上(按照频次法计算)。 |
2000 |
2000 |
8 |
重点河流水生态状况调查及评估 |
以涪江、琼江、小安溪河、淮远河、平滩河、久远河等主要河流及小北海水库、玄天湖等重要水源保护地为重点,开展鱼类、附着藻类、底栖生物等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
初步建立试点河流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 |
3000 |
3000 |
三、应对气候变化工程 |
|
| |||
9 |
铜梁区生活垃圾处理厂填埋气发电项目 |
配置集装箱式发电机组、配套填埋气收集输送系统、预处理系统、电力系统等相关的设备及设施,收集利用填埋气进行回收发电。总装机容量4MW,拟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2MW,二期建设2MW),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3200万kwh,发电模式为全额上网。 |
到2025年底,通过实现对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不断提升填埋场整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改善填埋场周边生态环境。 |
0.35 |
0.35 |
10 |
土地利用低碳优化研究及低碳小镇试点建设 |
(1)分析评估铜梁区生态气候资源,选取生态气候资源本底禀赋优的2个乡镇作为低碳小镇试点; (2)结合小镇现状和规划土地利用方案,采用土地利用碳排放计算方法估算小镇不同土地利用下的碳排放量; (3)采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碳排放量,通过碳排放最小化目标约束构建土地低碳利用结构优化模型,进行碳排放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4)按照碳排放土地利用优化方案,在低碳环保理念引导下,开展低碳精细规划、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低碳建筑设计、生态环境优化、加强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低碳小镇试点建设; (5)采用气候模式,评估土地低碳利用结构优化以及试点建设后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
开展土地低碳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开展低碳小镇试点建设。 |
0.45 |
0.45 |
11 |
气候变化背景下铜梁区致洪暴雨灾害风险防范应对示范 |
(1)以铜梁典型流域为示例,结合暴雨发生规律普查致洪暴雨灾害风险点,利用多源大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暴雨致洪阈值,研究暴雨的早期预警和风险预估技术,发布重点行业风险预测、预估和预警产品。 |
开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铜梁区致洪暴雨灾害风险应对示范研发。 |
3500 |
3500 |
(2)研究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防范应对暴雨灾害风险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适应气候变化背景下暴雨灾害风险。(3)建立致洪暴雨智能监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转移为一体的暴雨风险早期预警服务系统和敏感单位风险管控防范智能决策系统。 | |||||
12 |
铜梁区生态环境气象碳排放观测系统 |
(1)建立全区生态环境气象碳排放观测系统和平台,实时观测二氧化碳、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雨量、气压等数据,为工作实践提供准确、可靠的大数据支持。(2)在全区重点区域布置1套生态环境气象碳排放观测站,准确把握各区域气象数据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为碳排放总量控制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
开展新型生态低碳城镇建设成效评价。 |
3000 |
3000 |
13 |
新能源充电桩建设项目 |
完成1000个充电桩建设 |
加密、拓展充电桩网点在场站枢纽的布局,充分利“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打造共享化、集群化、专业化的公交充电桩基地,逐步建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公交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
3000 |
3000 |
四、环境风险防范工程 |
|
| |||
14 |
辐射安全科普宣传基地 |
建设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科普展厅以及智能讲解、游戏互动、实景模拟等交互平台。 |
提升核与辐射公众沟通能力。 |
1200 |
1200 |
15 |
放射性废物库功能提升工程 |
配套建设放射性废物库自动行吊、自动识别、自动抓取的软件系统和设备,建设放射性样品前处理基地。 |
提升废旧放射源收贮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
2000 |
2000 |
16 |
建设国家区域辐射环境监测基地和区级辐射环境监测区域分中心 |
购置同位素质谱仪等大型实验室设备,更换老旧设备,优化和维护LIMS系统。 |
提升辐射监测实验室分析能力。 |
2700 |
2700 |
17 |
辐射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
配备γ相机、无人机、机器人等应急设备,改造现有应急设备实现数据实时传输。 |
提升辐射应急响应能力。 |
1000 |
1000 |
18 |
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提升工程 |
在重点区域内建设电磁辐射自动监测站和1个辐射监测全自动站,建设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 |
提升辐射环境自动监测能力。 |
1400 |
1400 |
19 |
铜梁区“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 |
1、智慧生态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包括管理指挥决策、水、气、土、自然生态、噪声、核与辐射、生态环保督察、无废城区等方面的应用。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工程。开展数据资源规划,完善标准规范建设,汇聚海量数据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共享和开放服务,为管理决策和业务监管提供“真、准、全”的数据服务。2、成渝地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统一标准规范、数据共享、同图规划、同步设计、协同治污、联防联控、联合执法、联合监测、环保督查、统一信用、联合预警、生态补偿、协同办公等层面的协同治理。 |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感知能力明显提高,数据汇聚、共享服务和开发利用水平显著增强,信息化统一集中工作机制全面落地,大数据“聚通用”效益逐步显现,有效支撑管理决策和业务应用,成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8000 |
8000 |
20 |
突发水环境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及饮用水源风险防控建设试点项目 |
涪江、琼江、小安溪河、淮远河、平滩河、久远河等主要河流入境断面建设水质生物毒性、大肠杆菌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系统及相关智能分析模型建设,并将数据接入到铜梁区环境风险应急指挥系统,实现饮用水源应急事件的实时预警。 |
对全区重要饮用水源地和部分入境断面因违法排污,以及生产安全、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次生事故引起的污染事件实现及时预警,对涉及饮用水源地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警监测。 |
6000 |
6000 |
21 |
环境应急物资装备建设项目 |
为进一步健全铜梁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区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拟计划在2021年-2025年间建设铜梁区(除区级计划配备物资外的区县)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包括应急处置物资、应急监测设备、应急防护装备、应急通讯设备等。 |
通过健全铜梁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环境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能力,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
9000 |
9000 |
22 |
社会化救援队伍物资装备建设 |
为进一步健全铜梁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持续建设区级环境应急预案社会化环境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在喷洒装置、收集危化品专用槽罐车、轻便储油罐带泵油罐车、个人防护装备、水上救生设备等主要应急处置救援专项物资和装备配备方面给予补助和支持。 |
进一步提高环境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能力,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
4000 |
4000 |
23 |
风险源视频监控预警体系建设项目 |
主要实施内容:一是接入重点风险源企业视频监控(前端设施由企业自建);二是对接入的企业视频监控进行智能分析,实现火灾、爆炸等可能次生环境应急的事故,围堰损坏、应急池液位不正常等自动预警;三是开发企业环境风险管理APP,实现企业隐患排查与整治现场定位、拍照与上传,企业环境风险信息动态更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快速报警。 |
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实现全区风险源分类分级管理全覆盖,企业隐患排查及整治完成率及质量大幅提升,环境应急管理人员风险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预警能力得到加强。 |
2500 |
2500 |
24 |
铜梁区环境应急风险指挥系统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
主要实施内容:一是深化环境应急数据资源共享整合;二是建设环境风险辨识模型、突发环境事件预测预警模型、应急能力与区域风险匹配模型、应急处置绩效评估模型、溢油事故遥感分析模型、环境损害评估模型的开发及应用;三是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对环境应急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现进行优化完善;四是选择高新区进行空间信息采集,结合高新区风评报告采集风险单元、公共防范设施等空间专题数据和属性信息,以及360度全景影像;五是选择生产安全事件、交通事故、企事业单位违法排污、自然灾害、尾矿库事故中重点场景,建设突发环境事件的模拟训练系统,提升全区环境应急人员处置能力。六是采集更新全区约重点风险源企业的空间信息数据。 |
环境应急数据资源全面整合,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应急处置、事后评估工作智能化支撑水平,提高环境应急日常训练的频次和效果,加强环境应急人员业务水平。 |
2000 |
2000 |
25 |
软件国产化改造(环境应急)建设项目 |
主要实施内容:根据电子政务软件国产化要求完成铜梁区环境风险应急指挥系统的国产化改造工作(不含系统软件),包括国产化涉及模块的开发、测试与部署。 |
进一步提升环境应急相关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避免出现信息安全事件。 |
1000 |
1000 |
26 |
铜梁区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
对铜梁区环境应急指挥大厅大屏显示系统、会议系统及中央控制系统、调度坐席及综合布线、应急指挥车进行升级改造、以及支撑应急指挥调度的后端通信设备、通信链路和相关终端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同步对突发环境事件接报警系统(12369热线系统)进全面升级整合。 |
进一步提高铜梁区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先进性和科技应用,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更高效的科技支撑。 |
2000 |
2000 |
27 |
铜梁区环境应急风险指挥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外包项目 |
铜梁区环境应急风险指挥系统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工作(2021年-2025年)主要包括开展全区应急指挥大厅及调度系统、应急业务平台及应急装备、应急车载设备及操作系统运行维护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系统修复及数据清理、数据资源容灾备份,系统上云迁移,加强平台的供配电、空调、防火、防雷、防灾等安全防护和网络、机房等安全监测。 |
进一步提升环境应急服务保障能力,科学防范环境风险,有序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
4000 |
4000 |
28 |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项目 |
开展4个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
通过开展工业园区风险评估,提升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针对性,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应对水平。 |
1500 |
1500 |
29 |
应急监测能力提升项目 |
完善水质自动监测车能力、完善应急防护保障能力、提高现场监测能力、完善水质常规项目应急监测能力、完善水质/土壤重金属及生物项目应急监测能力、空气常规项目、有机项目、应急新型技术研究、应急装备等。 |
进一步提升全区应急监测能力,确保快速、有效响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为有序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提供数据支撑。 |
9000 |
9000 |
五、农村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 |
|
| |||
30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新建集中设施XX座,增加处理能力XX万吨/日;技术改造XX座,建设管网XXkm,新建分散处理设施XX座、隔油池XX个、化粪池XX个。 |
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XX万吨/日。 |
9000 |
9000 |
31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 |
1.筛选典型区县,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编制、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污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老旧治理设施改造提升、长效运维管护制度探索等,打造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2.开展20吨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执法监测。开展XX座500吨以上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在线监测。 |
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 |
1500 |
1500 |
32 |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
1.开展XX条典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2.开展全区农村黑臭水体跟踪监测。3.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及评价系统、农业农村大数据展示平台。 |
开展XX条典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 |
2000 |
2000 |
33 |
农业农村保护综合示范区建设工程 |
系统总结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做法,选择一批典型流域单元、区县,针对本地区突出的农业农村环境问题,全方位推进源头治理、村庄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探索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模式,打造“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村庄洁净美丽”的农业农村保护示范区。 |
建设农业农村保护综合示范区。 |
1000 |
1000 |
34 |
地下水调查评估工程 |
每年开展4-6个典型地下水“双源”调查评估。 |
“十四五”期间,完成20-30个典型地下水“双源”调查评估。 |
3000 |
3000 |
35 |
地下水治理修复试点示范项目 |
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开展3-5个治理修复试点示范项目。 |
开展3-5个地下水治理修复试点示范项目。 |
5000 |
5000 |
36 |
地下水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 |
每年开展化工企业等重点污染源地下水污染风险排查及风险管控修复项目。 |
提升地下水风险管控水平。 |
2000 |
2000 |
37 |
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
1.地下水监测网络、监管信息平台建设。2.“十四五”期间每年开展2-3个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标准、规范、指南等科研项目。 |
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 |
1700 |
1700 |
38 |
农业面源污染监督指导工程 |
1.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建设。2.农业面源污染监督指导体系构建。3.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
提升农业面源监管能力。 |
1000 |
1000 |
39 |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
在重点流域选择水生态环境敏感区,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为目标,按照农业面源污染全要素治理、菜单式遴选的原则,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集成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建设生物拦截带、生态沟渠、多塘系统等生态净化工程,促进重点流域水质和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
开展全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
1000 |
1000 |
六、土壤污染防治工程 |
|
| |||
40 |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项目 |
每年实施一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
“十四五”期间,完成XX亩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 |
800 |
800 |
41 |
工业窑炉协同处置污染土壤 |
开展水泥窑等工业窑炉处置污染土壤设施改造,提升污染土壤终端处置能力。 |
提升污染土壤终端处置能力30万元/年 |
1500 |
1500 |
42 |
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 |
持续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示范推进。 |
持续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 |
3000 |
3000 |
43 |
污染土壤 综合修复中心建设 |
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城区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建设集污染土壤中转暂存、修复处置、终端接纳的综合修复中心。 |
基本建成污染土壤综合修复中心 |
2000 |
2000 |
44 |
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工程 |
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项目遥感及视频监管。 |
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 |
3000 |
3000 |
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程 |
|
| |||
45 |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运行项目 |
大气、水、噪声、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与运行,农村人居环境和有机食品生产生态环境质量网络建设与运行,生态状况监测网络建设等。 |
建设和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实现成因分析、精准评价,支撑精细管控,拓展污染监控和履约监测,服务环境评估及风险防范。 |
8000 |
8000 |
46 |
生态环境 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
建设和提升污染源监测能力、监测实验室能力、监测质量控制能力,环境监测大数据建设,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创新中心的监测技术创新研究等。 |
完善监测基本配置,提升监测能力水平,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精准决策参考。 |
9000 |
9000 |
八、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工程 |
|
| |||
47 |
综合执法 标准化建设 |
按照全国和全市统一要求,配发30套执法工作服。区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构完成执法标准化建设,配备相应的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取证及采样设备、个人防护装备。增加配备核与辐射安全执法防护和执法监测设备。 |
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能力 |
1000 |
1000 |
48 |
执法信息化建设 |
更换30套个人执法单兵装备及网络运维。升级生态环境移动执法、行政处罚信息等信息系统并实施运维。 |
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 |
700 |
700 |
49 |
污染源 自动监控建设 |
实施非现场监管能力提升项目。开发远程视频功能,开展远程线上检查、指导和执法。开发污染源大数据预警分析引擎,完善污染源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开发水质自动采样系统。接入入江(河)排污口、高架源、VOCs、移动源等监测。 |
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测网络 |
1000 |
1000 |